第一百一十八节 地方豪强的态度

    第一百一十八节 地方豪强的态度 (第2/3页)

    王辅茞的剿抚并用战略,随着大股占据交通要地和县城的土匪先后被清剿,剩下的土匪都是些流窜山林的顽匪,靠清剿一时很难消灭掉。如果有当地势力的配合,清剿起来就事半功倍,甚至能通过当地势力跟土匪集团的关系,直接诏安这些顽匪。

    由于成功在福建招募了十万新兵,王辅茞跟当地宗族、豪强势力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这也是选择从福建招募新兵,而不是武装凤山县那些更听话的难民的原因。

    不从凤山县招兵,并不是凤山县招不来人,凤山县的人口现在已经严重过剩。

    在陈周全的打击下,继被陈周全清洗的第一波地主阶层难民之后,台湾中部地区的广东籍、漳州籍族群普通人,也开始大量逃亡到凤山县,让凤山县人口增加到了六十万,已经是周琅来之前的两倍。凤山县旧有的土地等资源不可能为这些以青壮为主的难民们提供生计,只能由凤山县官府将难民组织起来,深入到屏东平原开荒,他们本就一直在官府的组织下,一旦发了武器,立刻就是士兵。

    这些人在健全的官府组织下,在周琅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下,保持了稳定的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招募他们就真的只有增加兵力这点好处。

    在福建本地招募士兵,不但可以增强周琅集团跟福建本地的联系,二来经过这次战乱,本就人多地少的福建省,不知道又多出了多少无业游民,这些人在社会上浪荡只能制造不安定因素,反倒不如将他们招募进入軍队,加以训练,不但能增强周琅的兵力,还能增强跟当地社会的纽带,降低社会混乱程度,能更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所以王辅茞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跟軍队配合,将从福建招募的新兵安排下去。同时跟地主势力沟通,希望这些势力会愿意接受跟福建籍士兵为主的新兵部队配合。

    这些新兵显然不可能马上就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周琅从老军队中抽调了一万人充任军官,建立组织架构的同时,让军官对新兵进行训练,暂时不让他们参与任何战斗,只负责进驻主力军收复的一座座县城,帮助王辅茞维持治安,努力恢复地方的稳定。

    以县城为据点,控制福建全境之后,这时候才能考虑到剿灭顽匪的问题。

    匪患有老匪有新匪,那些经年的老匪,在清治时期就跟官府周旋,他们熟悉当地环境,藏匿于山林沼泽之地,清剿他们甚至比正面进攻坚城还要困难,因此依然以招抚为主,剿杀为辅。

    好在大多数老匪过去就是反官府力量,周琅以反清的身份到来,让他们有了洗白的机会,大量希望借助社会颠覆的时机洗白的山大王,投靠周郎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也有一些顽匪,当年反抗清军,现在又反抗周琅,还有一些看到周琅的成功,竟然也想趁势而起,自立为王,攻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