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节 和珅扣动了扳机

    第一百二十七节 和珅扣动了扳机 (第2/3页)

    邱通在虎门口,只占领了一座南山炮台,显然不足以控扼这座出海口。于是周琅马上派出三十艘战船,运载了一个军,一万人前往广州增援。“军”是扩军之后新设的建制,一个军就是一万人,由一个副将统领,全福建的軍队,现在整编为十二个军。

    这几月来,福建地方越来越稳定,周琅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所以就可以从容的调动一个军出征广州。

    这一万人去广州,不是去打广州城的,而是控制珠江航道,主要目的就是本着虎门的,只要控制了虎门,广州贸易也就被周琅控制了。

    虎门是进出广州的必经之地,而且易守难攻,多出航道两岸都是山,布置大炮就能封锁整条航道,正是因为广州最方便控制,所以一口通商的时候,乾隆才会选择广州,而不是宁波或者其他地方。

    朱珪的麻烦终于来了,不但惹来了周琅,而且一直对他很忌惮的大清第一权臣和珅,终于扣动了射向朱珪背景的武器扳机。

    和珅正式向皇帝弹劾朱珪怯战,纵贼,虐民三大罪状。贼寇兵临广州城,朱珪坐拥大军数万,却不出战剿贼,是为怯战;贼匪横行珠江,朱珪不调水师拦截,是为纵贼;反倒在广州禁绝贸易,不顾小民死活,是为虐民!

    向皇帝弹劾朱珪,只是走一个程序,和珅很清楚,这件事上乾隆这个太上皇才有决定权,而他有信心乾隆会支持他,因为他已经先跟乾隆汇报过了。

    嘉庆皇帝也很清楚这件事谁有决定权,因为乾隆退位前下过旨意,府道以上官员的任免还是由太上皇指导处理,朱珪可是一个总督,嘉庆无权决定。尽管他很想当场驳回和珅的弹劾,因为朱珪是他的恩师,可他不敢,他只表示需要向太上皇请示,姿态放的很低。

    嘉庆去向乾隆请示的结果就是,乾隆希望把朱珪从两广调走,降级调任安徽巡抚。嘉庆心里很痛苦,但却不敢反驳,只能称赞太上皇英明,然后亲自拟圣旨给他的师傅,圣旨上沾了不少泪滴。

    和珅赢了。历史上和珅也是成功将朱珪降级,不过当时弹劾的罪名是不作为,由于闽浙海域常年海寇出没,和珅将其归咎于朱珪不肯在广东拦住海寇,这就真是莫须有了。

    但此时,和珅真的没想过要斗倒朱珪,因为和珅近来事儿实在是太多了,闽浙倡乱,乾隆震怒,和珅负责总管粮草督运、军饷筹措一应事宜,忙的是焦头烂额,还真没心情给朱珪使绊子。

    另外广州的事情和珅也知道了,并没有像周琅认为那样,只要他去给朱珪制造了麻烦,和珅就会抓住机会打击朱珪。恰恰相反,得知福建逆匪周琅流窜到广州,和珅巴不得朱珪留在广州呢。

    周琅去了广州,广州就成了一个烫手的地方,这时候斗倒了朱珪,也没人愿意去做两广总督。当然也就没人愿意向和大人送礼,谋这个官缺了,对和珅来说,把这么重要的位置按照正常程序交给某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