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节 把广东当作资源

    第一百三十二节 把广东当作资源 (第2/3页)

失去了外贸的有利条件,手工业萎缩了,可并不是消失了。

    福建对外依赖最大的是粮食,而广东同样依赖粮食进口。相反,广州还需要福建的茶叶来维持贸易呢。

    那么周琅为什么还想打通跟广东的贸易,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在凤山县的时候,现在世界茶叶的源头,就捏在周琅手里,他有中国外贸的王牌,还要广东做什么?

    答案是资源。

    周琅需要广东的资源,具体来说就是佛山的铁和冶铁能力。

    佛山有冶铁业,有锻铁业,凡是跟铁有关的技术,这个时代的佛山已经达到了中国的最巅峰。但佛山本地并没有铁矿,而是从广州腹地的罗定、沿海的阳江等各地采购,然后集中在佛山加工。

    整个佛山冶铁工匠有两三万人,年产量据广州官府统计,高达四千五百九十多万斤,这比整个福建的产量都大,而且大很多。

    这主要是福建没落了,明朝时候,福建有二十七个县产铁,有五十八处铁矿开采,年产铁量高达五千万斤,比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高。不管是质量还是产量,当时闽铁都数第一。有哲学家、科学家之称的明末文人方以智说:“南方以闽铁为上,广铁次之,楚铁止可作锄。”写有《武备志》一书的明末将领茅元仪说,“制威远炮用闽铁,晋铁次之。”赵士祯说,“制铳须用福建铁,他铁性燥不可用。炼铁,炭火为上,北方炭贵,不得已以煤火代之,故迸炸常多。”

    明朝时候,公认制作精良武器,不管是铸炮还是制作火铳,最好的都是闽铁,其他铁性燥容易炸裂。

    但到了现在,闽铁不但产量,质量也不如广铁了。现在产铁的县只剩下八家,冶铁的高炉也只有十来个。因为周琅的关系,引入了英国水力冶铁高炉,质量得到了提高,可受限于铁矿,产量却远远不足,周琅甚至高价向东印度公司采购印度铁矿石。

    而广东的铁,却在产量还质量上都超过了福建,广东产铁中心,就在佛山。有“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这样的美誉。

    周琅也可以占领佛山,可那没有意义,等于切断了其他地区向佛山供应铁矿原料,空有生产能力,周琅也无法从占领下得到铁,如果占领整个广东,且不说需要多少时间,就算马上占领广东,又需要多少时间来稳定秩序,恢复生产?

    周琅的时间太紧缺了,紧缺到他没有时间去浪费在攻占广东后稳定地方秩序上,他需要马上,就从广州得到战略资源,满足他兵工厂的需求。

    为什么如此急迫,周琅本来是不想告诉王辅茞,要不是王辅茞辞职,周琅又确实需要他稳定民政,他会一直保密下去,因为这是一次关乎中国命运的大行动。

    所以周琅亲自去看望病中的王辅茞,向他道明了原委:

    “辅茞啊,我本不想告诉你,因为我知道你绝对不会同意。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明年我都要进行一次远征,势在必行,所以我现在继续储备出征物资。佛山的铁,事关成败,最为紧急,夺取广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