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节 和珅的交割方式

    第一百五十节 和珅的交割方式 (第2/3页)

期官府力量无法镇压起义的情况下,都通过发动地主武装配合绞杀了起义,一次是白莲教,一次是太平天国。甚至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团练武装已经取代正规军起到了主要作用。

    当然放心大胆让长麟去发动地主,也是时移势易,如果是当初朱珪的时候,周琅就不敢这么做,不是怕朱珪,而是形势使然,当时周琅连福建都没有稳定,现在周琅则已经通过攻打北京,狠狠打击了满清的威望,至少在东南一隅,可以在威势上跟满清并驾齐驱,所谓满清是官,周琅也是官,他拥有了跟满清同等的官方号召力。

    那么只要消灭了清军武装,周琅就成了广东最有号召力的势力,连赵文这个客家团练,都可以稳定潮汕,没道理那些地主会起来疯狂的反抗周琅。

    所以长麟一边调动清军进入广州,一边发动地主团练,都是周琅乐意见到,而长麟又不得不做的,所以周琅才放心大胆的率先向他透露消息,让他有时间去做这些事。

    广东的事情,得放在三个月后解决,那时候已经到了深秋,其实正是广东最好的天气,不冷不热,还不下雨。

    眼下周琅的工作,是为此进行准备,钱、粮、武器弹药,都要准备,士兵要休整,还有一些制度的创建。

    这些都是常规工作,这几年周琅一直在做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顺利,几年的动荡,周琅的势力也终于迈向了稳定状态。

    按照商业法则,这就到了收获期了,现在连中国(东印度)公司都开始进入盈利状态,每年的茶叶、棉花贸易,都能获得稳定的回报,贸易量在稳步扩大,随着商船数量的增多,许多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愿意经营的薄利项目,中国东印度公司也愿意接手,毕竟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距离,比英国跟印度之间的距离近得多,成本要低得多,比如英国人从印度进口粮食是稳赔不赚的,而如果去印度的贸易商船没有足够的货源,拉一船粮食回来,也能获得一点微利。

    不过两国之间的贸易,依然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中国的茶叶,印度的棉花,其他商品双方都有替代品,很难成为主营业务。

    另外和大人的那笔银子,周琅打算去收了。

    和珅派刘全到了福州,这是作为人质的,魏连理接受了这个条件后,周琅并没有怪他,因为周琅也觉得,让和珅堂而皇之从北京城把四千万两银子拉出来,太过难为他。周琅是一个宽厚的人,尤其是面对合作伙伴的时候,他内心的寒霜一般都留给对手。

    和珅的解决方法是,用广东、江西和安徽一带的银子来替代北京的银子,这三省暂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战火,尤其是广东和安徽,除了当地官员的养廉银募捐之外,主力还是商人的报效,广东的行商,安徽的盐商,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尽管一次一次的报效,让十三行商人几乎破产,除了潘家之外,全都负债累累,但官员的屠刀架在脖子上,卖儿卖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