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节 规范金融业体系(1)

    第一百五十七节 规范金融业体系(1) (第2/3页)

    也不是荷兰人有意识设计出来的,就跟宋朝富商一样,是对市场的一种反馈。发明者是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这个银行的股东,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东高度重叠,可以说是当时商业知识和经验最丰富的一群人。

    他们发明纸币,主要是为了便利银行业务,因此他们的纸币是一种银行券。甚至可以说是客户的存根。当时欧洲有好几百种货币,阿姆斯特丹银行推行标准化作业,最大的业务几乎就是货币兑换。客户将各国的货币存入阿姆斯特丹银行,银行给客户一张换算称荷兰盾的存单。客户拿着存单,随时可以去银行兑换称金银币。后来发展称任票不认人,有种银票那种感觉。不管是谁拿着存单就能去取钱,这种标准化的存单,就有了流通作用,可以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流转。也就有了货币的功能。由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信用和操守,以及权力,即便是正在跟荷兰国家进行战争的敌对国家,只要拿着存单也能从阿姆斯特丹的金库中把钱取出来,导致这种银行券受到了一致的认可。

    之后英国商业和金融业发展起来,基本上沿用的也是荷兰那一套商业体系和制度,英国各大银行也印刷自己的银行券,伦敦金融家通过自己的实力,以借款给政府的条件,从政府手里取得了特许权,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并开始印刷英镑,但英镑依然是一种银行券,是跟金银币挂钩的,等到1833年,英格兰银行获得无限法定偿还能力之后,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才正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纸币。

    周琅从荷兰人那里详细了解到欧洲银行券的发行模式。

    经过对比他发现,西方的纸币从诞生之初开始,就一直是跟银行这个金融机构紧密相连的。而中国纸币过于早熟,早早被政府控制在手里。政府掌管纸币的发行,本来应该带给纸币更坚挺的信用,可政府高于一切的权力,让他不再受制于商业法则的限制,导致纸币失去了商业意义,成为政府的工具。

    周琅相信自己,即便掌握了发钞券,也不会滥发,因为他知道其中的危害。可他提出印刷纸币的时候,十个部下九个反对,唯一那个不反对的魏连理,周琅又不相信他的操守。

    纸币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时代的英国人肯定认为是金银币,是含金量,可周琅明白,纸币的内涵在于信用,金银币只不过是赋予纸币信用的工具罢了。周琅要发行纸币,连他手下的官员都无法取信,如何取信老百姓。

    这就是纸币被老朱家玩烂的结果,给周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空口让别人相信你发行的纸币有用本身是没有用的,必须赋予纸币信用,这还得走跟金银货币挂钩的老路,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所以印刷纸币的前期工作,其实是铸币,周琅铸币,不是为了收铸币税,也不是为了繁荣贸易,现在广州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制钱,满清铸造的制钱,1文重1钱,铜铅合金,康熙时候为1比1,雍正之后改为铜4铅6的比例。

    周琅本来打算用纯铜铸造铜钱,他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铜,由于现在已经改用铁铸炮,这些铜就一直存着作为铸钱的原料,但是铅作为军事物资,随着周琅部队数量的扩大,甚至还要从印度进口,尽管铅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