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节 汇合

    第一百八十七节 汇合 (第2/3页)

力问题,现在在打仗啊,你把士兵放假了,谁能预料到后果。

    周琅的态度不容置疑,军官们也只能配合,一起商讨一个休假制度。但他们提出的轮换制度,让周琅并不满意,他们打算按照编制整体轮换,参考的方案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蜀军中推行的论战制度。周琅不知道当年诸葛亮是否考虑到了士兵的精神因素,但周琅觉得这种按照建制轮换的方式,或许对身体疲劳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至于精神压抑问题,未必会有什么效果。

    压抑更多来自于集体生活,周琅希望能暂时让士兵脱离集体生活,以个体身份休息一段时间。所以周琅提出,以士兵为单位,让各只部队安排士兵脱离战斗,去后方直接解散,按照时间再回来报道。

    军官们认为这很危险,解散了的士兵还能召集起来吗?现在可是打仗啊,要是有士兵畏战,借此逃离軍队,又该怎么办。

    周琅告诉他们,那是军纪范畴的问题,违反了军纪的自然有违纪的处理方式,不要把所有问题混在一起,最后就理不清了,结果就会对弊政一次次迁就姑息,这也是中国的官员们普遍存在的心态。周琅还是觉得,有时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用手术刀的方式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考虑具体问题会更合适。否则一团乱麻拆不开,什么都不用做了。

    大家经过讨论,最终做出让四分之一士兵轮换休假的方式,这还是周琅力主的,按照军官的观点,他们希望一次放十分之一,可那样整只部队轮换一遍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去了。如果看不到自己轮换的希望,反而让士兵产生怨言,这项制度就是有问题的。休假时间一个月,也是周琅力争的结果,军官们觉得让大头兵休养几天歇一歇就够了。如果只是歇一歇,那也就不用休假了,现在大多数人都在歇着,只有炮兵在战斗。这不是休养身体,而是放松精神,一个较长的假期才会有效果。

    很快临时休假办法就制定出来,下发全军,从基层开始,每个队伍都大致安排了四分之一士兵休假。这些人当然不能直接解散,而是集中起来,安排修建的军官带领,然后沿着控制的交通线,一直去天津。没有时间让他们回家,这时代的交通方式不允许,德军在苏联打仗初期,还能享受假期,那是因为现代交通的高效,这个时代,如果拿破仑的軍队在莫斯科有执行休假的能力,最后也不至于狼狈逃出俄国。

    所以这些士兵只能让他们去后方,也就是天津,然后宣布原地解散,要求每个士兵按照规定的日子来天津大营集合。允许士兵们在天津城,以及天津附近的安全区自由出入,周琅还自作多情的给士兵们写了游览指南,告诉他们天津有那些地方值得去,推荐了一些著名的寺庙,推荐大家去河边钓鱼,去吃天津的小吃,去戏园子里听戏等等。事实证明,他确实是自作多情了,因为大多数士兵解散之后,并没有四五零散的去享受他们的个人生活,依然聚在一起,相约去逛窑子去了。

    休假制度推出之后,起到的效果比实际应该达到的效果更好,没有轮到休假的士兵精神也开始稳定下来,因为他们有了期待,更多的开始想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