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节 灭清

    第两百零一节 灭清 (第2/3页)

晋商的货物也基本上是老三样,棉布、茶叶和大黄。

    双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晋商一定要注意俄国商人是不是把铅缝到毛皮兽的爪子上,或者用曼加泽亚的兔子暗中替换白狐,将带条狐尾的兔子顶替狐狸出售等等。俄国人要主意的是,茶叶是不是掺假了,大黄是不是够干燥,至于棉布一般问题不大。

    因为晋商采购的棉布价格低廉,大多都是南京布,这种价廉量大的畅销品,相对于昂贵的运费来说,一旦遭遇退货只能烧掉,所以在原产地都是经过挑选的,一般来说质量有保证,也因为这种原因,很长时间在中俄两国都限制白银贸易的情况下,南京布成为了双方用来衡量价格的等价物。

    不一样的是,晋商这次来发现,朝廷放开了白银禁令,允许白银在口岸自由流通,但大家还没习惯携带现金银,路上也不太安全,所以哪怕知道禁令解除,这一趟贸易中,也很少人带来现银,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初开贸易,他们都是来探路的,而不是真正开始做买卖的。

    晋商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茶叶在这里竟然卖脱销了,以前晋商最大的经营业务,其实并不是茶叶,而是纺织品,以南京布为主,经常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俄国人经营的最大货物是毛皮,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茶叶相比只有不到一成的份额,可这次晋商大商号们按照老规矩运输茶叶,结果却脱销了,脱销意味着涨价,意味着厚利。所有商人都记住了这个信息,准备来年加入到茶叶贸易中来。

    贸易的恢复,中国政府的施压,俄国从伊犁撤走了军事顾问。

    但这真的是主要原因吗。

    真正的原因是,俄国跟英国和解,正式加入反法同盟,俄国将用兵的方向放在了西方。

    前几年英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非常的无厘头,原因竟然主要是因为一座小岛,一座跟俄国八竿子打不着的,地中海的小岛。

    那是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俄国沙皇保罗一世率领俄国参战,就是那次苏沃洛夫横扫北意大利的战斗,最后从法国手中夺取了马耳他岛,得到了马耳他骑士团授予的大十字勋章,并被尊为马耳他骑士团领主。

    从法律程序上来看,东正教国家的俄国,是成功获取了天主教的马耳他统治权的。

    不知道是因为保罗这个被俄国人认为神经病的沙皇,对自己取得功业的高度自豪,还是因为此时的俄国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地中海,保罗之后大力炫耀他夺取马耳他的功绩,甚至在1799年签署命令,将马耳他十字的图案加入到俄国国徽中。

    1800年,这个疯癫的沙皇又设计了一个“节日国徽”。九个盾形纹章,四十三个小型国徽,环绕着中央的双头鹰大国徽。整个国徽背景是马耳他大十字,下方是圣安德烈十字,背景是猩红色、金黄色的流苏、白底加黑色圆点的帷幔,上面是三顶俄罗斯帝国皇冠,背景左右还有两个标准尺寸的双头鹰,然后由天使长迈克尔(米哈伊尔)和加布里埃尔手扶这面大纹章。这个疯狂的纹章方案被设计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在圣彼得堡,被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用枕头闷死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签署命令,取消了这个花里胡哨的国徽。

    出于防备俄国军事力量渗透到地中海的目的,英国以马耳他人民请求的名义,派兵占领了马耳他岛。

    为此英国和俄国关系破裂,俄国退出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并且跟瑞典、丹麦、普鲁士签订了武装中立条约,共同反对英国海上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