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节 满清进入中亚

    第两百零七节 满清进入中亚 (第2/3页)

毕竟他最近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昆仑奴信息,发现明末时期郑成功麾下的昆仑奴大军颇为强悍。

    于是在剿灭了回部叛乱之后,嘉庆开始整编回部軍队。此时伊犁一带的畏兀尔回部人口大概在百万人左右,除了部分天山以北吐鲁番等地种植为生的畏兀尔人外,大多数都在天山以南游牧,丁口二十多万。这是一股不可放过的人力。

    嘉庆收编回部,扩大軍队的情况,被大周政权视作威胁,马上派人来质询,一年之气将近,大周甚至做出了军事准备,要求满清放下武器,让周军入境。

    此时嘉庆表现的相当强势,严词拒绝,结果引来大周陈兵边境的局面。

    后来盛住作为使者前来游说,通过盛住将他们的态度转达到了大周,对方才放弃了军事行动,甚至在一年时间结束之后,也没有进入伊犁。

    其实嘉庆这个皇帝,能力是有的,在乾隆的羽翼下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对和珅都恭敬有加,他是能屈能伸的,之所以表现的强硬,是因为在征服回部的军事行动中,他看到大清群臣的心气突然高了一些,原本已经堕落到赌钱、亵玩的一群人,竟然开始给嘉庆出谋划策,开始对政事有了兴趣。

    所以嘉庆借这个机会,开始整顿吏治,整顿吏治这种事,必须是强力的皇帝才能进行,柔弱只会引起混乱。嘉庆一边大量裁撤那些已经彻底没有希望的官员,提拔一批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官员,气象一新,这时候大周过来要求他们放下武器,要是真的答应了,不但有任人宰割的危险,还有可能让刚刚鼓起来的朝野士气迅速崩溃。

    于是嘉庆选择了强硬,做出一副强势君主的形象,赢得了许多年轻官员的崇敬。但私下却通过盛住,向大周说明,他们之所以整编回部兵马,是为远征昆仑奴做准备,绝没有与大周争雄之心。

    大周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且暂时放弃进入伊犁的打算,给了嘉庆充足的时间。

    这时候那群年轻的官员,开始怂恿嘉庆为回部编定旗分,按照统治内外蒙古的办法,把整个回部编成八旗。由朝廷派官员管理,这样回部就永不会乱。就好像外藩蒙古一样,朝廷西迁伊犁,一声令下,依然大量蒙古兵马前来勤王,原因很简单,兵权不在当地王公手里,而在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将军手里,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軍队都得来。

    嘉庆正有此意,于是趁机在回部推行八旗制度,保留回部王公的地位,削减他们的权力,派驻大量的八旗都统、将军去管理回部人丁。从回部中抽调青壮,组建回部八旗。一时嘉庆兵力大增,当然反抗也是有的,办法只有镇压一途,草原上的征服总是极其残酷,嘉庆拿出了当年乾隆对付准格尔残部的方法,按照草原上的传统,对反叛者进行屠杀,车轮高的男丁一律斩杀。

    经过这一番血的征服,回部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