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节 开启大工业时代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两百一十一节 开启大工业时代 (第1/3页)

    周琅刚刚占领福建后,就通过美国人建立了一家纺织业工厂,当时是嘉庆元年(1796年),今年已经是大周七年(1806年),整整过去了十年。

    最开始的三年,是美国团队帮助建设工厂,然后不断扩大规模,用本地工匠技术打造各种机器的摸索阶段,三年后所有生产机器的原料和技术本地工匠都已经掌握,至少周琅兵工厂里那些优秀工匠,在美国和英国机械顾问的帮助下,已经能够制造。

    一整套技术都已经成熟之后,周琅才是大力推广,这个任务交给了当地官府。

    中国文官别的能力没有,这种推广生产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周琅关心,他们当作政绩来做的时候,简直爆发了小宇宙。

    一度甚至演变成了扰民,因为官员们利用权力的手段实在是太过野蛮。周琅让他们推广大工厂制度,他们不是耐心的请当地手工业者和作坊主来观摩学习,而是直接下命令,犹如广州官府为了做贸易,就会找殷实人家充作十三行行商,想退出都不行,比如潘家,官府公开表态,不能“让他置身事外”。

    福建官府也采用了同样的措施,那些过去从事手工纺织的作坊当然不会放过,强令他们开办机器纺织工厂,为了扩大规模,还去找一堆不相干的殷实人家,就要人家去开办机器纺织厂,不管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

    这种方法的效率肯定不会高,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大量殷实人家甚至可能会被牵累的破产。

    等周琅察觉到的时候,福建已经鼓捣出一百多家工厂了,这就是政治权力集权带来的速度,未必有效率,但反馈速度绝对快。

    得知其中大多数作坊的生产都不理想的时候,周琅察觉到了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这件事根本就不该让那些文官去做,他先是发训令,批评文官的暴力行径。接着派出官办作坊的熟练工人,进驻这些工厂,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尽量让他们能够顺利生产。

    官府强权介入的恶果是,在之后的三年中,福建百姓闻纺织工厂而色变,几乎没有一家工厂主动开办。用了三年时间,周琅才耐心的帮助这些新开的纺织工厂理顺了生产。期间为了不让那些富户破产,周琅还提供了大量无息贷款,这些赶鸭子上架的工厂主,用这三年时间,也基本学会了如何管理工厂,如何出售产品等。

    接着低潮了一年,到了第七年,突然就有民间开始自发开办纺织工厂。还主要是这些老工厂主们的亲戚朋友,因为看到亲戚做纺织工厂发财了,就求着亲戚一起做;也有工厂主们发财后,主动招呼亲戚一起做的。

    第七年一年,新增纺织工厂就有十几家,第八年增加到五十多家,第九年达到八十家,今年才刚过了半年,申请开办纺织工厂的就已经突破了一百家。

    周琅本以为,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地方,突破工业化屏障,引发工业革命会比那些人口少,更需要机器生产的国家难度更大。

    可没想到工业革命就这么在纺织业中爆发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在之前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提供商,中国纺织品一直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加上中国周边许多国家,其实不具备发展纺织业的条件,比如人多地少的日本,不可能把土地大量用来种植棉花,进口棉布是最好的选择,一直就是中国手工棉布的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