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节 开启大工业时代

    第两百一十一节 开启大工业时代 (第2/3页)

场,现在更便宜的机织棉布他们不可能不买。俄国地利位置太高,几乎不具备生产棉花的条件,俄国人一直大量进口中国的南京小土布,乃至南京小土布在恰克图可以作为货币来用。

    另外就是周琅鼓励贸易的态度,让中国从一个限制贸易的国家,突然变成了一个鼓励贸易的国家,政策的巨大转向,让中国商人开始大量把本地棉布出口出去。

    连英国人还千方百计想要从中国采购不褪色的南京布的时代,英国产品还完全无法充斥世界市场,对中国布产生排挤。

    在市场成倍扩大,导致商品短缺,大量棉纺织品出口,纺织品价格连年上涨的情况下,这个行业十分有利可图。可是手工生产的产量短期是很难扩大的,于是生产速度更快的机器工厂就变得炙手可热。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商人们是拼命催促工场主生产的,他们说“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

    中国纺织业恰好遇到了一个市场突然爆发,而生产无法跟上的市场黑洞,工业革命的市场因素具备了。

    为什么会在福建率先发生,则是福建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了。

    福建虽然也是人多地少,不可能生产棉花,可是周琅鼓励棉花进口,棉花进口税率几乎是所有进口商品中最低的,规范海关制度,让进口变得顺当,福建是一个靠海的省份,利用外来原料的所有障碍都不存在,让他们可以大量进口原材料。

    而福建本身多山的地形,不但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福建不但多山,而且靠海,而且偏热带,这种条件注定福建的降水量大,河流众多,而且许多都是落差大的小溪流。

    恰好这个时代的纺织工厂主要还是利用水力,这让福建拥有比其他地方更便利的条件,闽江、晋江和九龙江流域,有大量这种短小的支流,不但能方便建设工厂,而且通过水路还能便利运输。

    本身具有丰富的水力,全世界最主流的水力机器在这里极为适用,于是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具备了。

    工业生产最关键的一环,人力,福建也不缺,而且福建恰好就是中国人口过剩最严重的地方,土地根本就养不活所有福建人,更无法为所有福建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所以福建人力资源过剩,人工工资极低。

    于是工业生产的劳动力因素也具备。

    至于另一个重要因素,资本因素,则因为周琅对第一批工厂主提供的无息贷款而解决。

    在资本、市场、劳动力和技术全部具备的情况下,工业革命的发生就顺理成章了。

    但福建的经验很难全面推广,因为符合所有条件的福建率先突破大工业屏障,他的特点又较难模仿,广东的潮汕地形相似,很快就纺织业就扩张了过去,可其他地方的纺织业就没这么幸运了,尤其是纺织业中心苏松一带,甚至受到了福建廉价棉布的冲击,导致江南纺织业作坊的经营开始变得困难。

    水利纺纱机和织布机在福建的晋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遍地开花,福建的冶铁工业开始大量生产纺织机器,纺织业上下游行业在福建开始聚集,福建在快速取代江南的纺织业中心地位。

    但在江南推广机器生产,又不可行。有水力的地方,比如浙江义乌等山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