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节 俄罗斯同样脆弱

    第两百五十二节 俄罗斯同样脆弱 (第2/3页)

镇,维持着他的统治。确保他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一个自由主义者却依然需要利用强制来完成自己的理念,说不出来的讽刺。

    周琅让軍队配合,尽管軍队觉得这样很危险,让斯佩兰斯基掌握警察,有可能让他们拥有反抗的力量。但周琅坚持,他并不需要俄国的任何东西,甚至不需要俄国的稳定。中国軍队随时都可以撤离,让斯佩兰斯基有抵抗的能力,没准俄国还会发生内战呢。

    但是斯佩兰斯基自己反而遇到了抵抗,他的政策推行到农村的时候,遇到了农奴的抵制,因为斯佩兰斯基尝试推行土地私有制,这样他就可以基于土地征税了,可农民既不想分地,也不想交税。因此集体阻拦斯佩兰斯基派人丈量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土地有自己内部一套非配置度。由他们的公社自己安排,有的地方按照家庭分配,有的地方按照劳动力多少分配,总之有一套自然习惯法在决定这些,斯佩兰斯基想要引入资本式的地产制度,对这些习惯法造成了冲击。

    斯佩兰斯基想通过自己的警察强制推行,却适得其反,让农奴自己武装了起来。俄国农村是有组织的,这些公社可不是摆设,在没有地主统治的宫廷农奴和国家农奴中,这些公社就是唯一的组织,向国家提供兵员,征税等等,都是通过公社来进行的。公社有组织能力,自然就能把农奴召集起来抵制警察。

    自由主义者斯佩兰斯基毕竟不是冷血政客,面对对抗他选择了妥协,将改革主要集中在城市中。最急迫的问题是税收制度,这本不是他太关心的领域,可因为他组建的政府很难得到中国軍队的支持,因为财政紧缺,依靠议员们自行募捐总不是办法。

    他做过很多尝试,比如出售开矿许可,乌拉尔一带矿藏丰富,大多都被政府控制,叶卡捷琳堡就是在彼得大帝时候建立的冶金工场上发展起来的。可是这些开矿许可竟然卖不出去,一些私采的商人,宁可按期交税,也不愿意一次性购买看似更划算的许可。

    斯佩兰斯基明白,这还是大家对新政府不认可,但他有信心让所有人都接受他的理念,因为新的制度会带给大家更多的自由,更不是枷锁。

    于是各种改革措施还是继续推行,斯佩兰斯基可不是空想家,他不是康有为那些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书生,他是一个沙皇身边最优秀的公务人员,行政能力很强。所以他建立的机构,都会考虑可行性,退出政策之前,也会考虑可操作性,而不是发空头文件。

    他连建立的银行,都争取维持一定的储备金而不是滥发纸币,事实上他就反对过沙皇滥发纸币,可是拿破仑的封锁,让沙皇连年赤字,不得不如此。

    斯佩兰斯基的银行,保证收兑,很快就对贸易起了促进作用。尤其是恰克图贸易。恰克图贸易并没有中断,因为俄国的主要货物毛皮,就出自西伯利亚。

    以前贸易无法扩大,不是因为俄国对中国货物的需求不足,俄国依托地理位置,大量进行转口,其实不存在销售问题,通过陆路运输的茶叶品质总好于海路运输,俄国的商队茶在欧洲是高端品牌。

    可是沙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