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节 相对宽容的条约

    第两百五十五节 相对宽容的条约 (第2/3页)

一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得以延续和发展,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公社都是一些选出来的长者,当然不可能像后世的选举那么公开透明,此时真正公平的选举连英国人都做不到,贿选之风弥漫在民主国家。于是就形成了一批长期垄断农奴村社长老职务的家族,有的家族是依附于贵族领主,借助领主的权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有的家族则是因为人数多,带有宗族制的因素,大多数则是家境更好的农奴靠小恩小惠收买邻居,得到这些管理职位,这些村社长老才是真正掌管农村社会的人。

    以前他们需要为贵族地主、沙皇和国家负责,帮助他们征收赋税和兵役。

    对内他们则一手遮天,他们掌握着重分土地的权力,是村社中最大的之一;行使警察职责,维护村社治安,执行习惯法规范,追捕流浪汉、逃亡者和逃兵、罪犯,限制农民外出,对不严重的过失处以罚款,对欠缴税款的债务人处以强制劳动,处理农民之间纠纷,审判刑事犯罪等职责;他们还是教会和信徒之间的纽带,督促村民履行对教会的义务,关心教会的情况,安排宗教生活,照看教堂和神甫,过宗教节日和按时举行耕作仪式,组织其成员修建教堂。教会与长老们互为依托,共同统治着广大农民。

    这些人类似于中国的乡绅阶层,是基层社会中真正的管理者、统治者和保护者,也不能说只有坏作用,没他们基层就无法运转。中国軍队直接将分配地主土地的权力交给了他们,有胆大的就会分配下去,胆小的威望就会受到损害。

    总之中国軍队所过之处,对俄国农奴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是以前沙皇极力避免的,因为农奴制根本就是俄国社会的基石。改变可以,得找到替代农奴制作用的方式,否则会引起巨大的混乱。就像中国的乡村社会一样,破坏了作为底层精英和道德引导着的乡绅阶层之后,中国乡村社会开始迅速土豪劣绅话,政府必须依靠那些在农村说的赏花的人进行管理,结果出现了恶霸治刁民的这种社会现象,农村社会持续的下流化。

    因为一个比较规范的乡村社会,是成百上千年儒家道德教育的结果,这种破坏很难通过高效的现代管理方式组建起来。周琅吸取了经验教训,尽管知道地主阶层不是支持自己的那个阶层,可他一直都在维持地主们对乡村的控制。当然地主们跟俄国的村社长老一样,不都是好东西,可既然他们跟村民们生活了几辈子,多少还有点谱,形成了故老相传的习惯法。如果地主们真的不是东西,曾国藩他们也就不可能利用地主来镇压农民起义了。

    所以说中国軍队现在做的事情,其实算不上真正解放了农奴,让他们变成自由人了,因为没有打破这种传统的习惯法。

    但老百姓都认可这种习惯法,所以当中国軍队把贵族的财产交由他们的长老分配后,大家都觉得得到了实惠。后来俄国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