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节 改革进行时(2)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两百六十二节 改革进行时(2) (第1/3页)

    周琅对工部的改革,已经让官员们警醒,都担心他们的地位不保,但也有真正死脑筋,不愿意改革的人。

    周琅觉得经过当年清洗顽固派的方式,他的官僚阶层应该滑头居多,但没想到在集体氛围的影响下,大多数人竟然都敢来反对皇帝。

    六部官员全体冲阙,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这种软性反抗的威力巨大,周琅不可能把自己的整个官僚机构都清洗了,所以他只能妥协,可是这一妥协,他的权威就被压制了,开国皇帝的皇权都被压制,还改革个屁啊。

    所以僵持不下,周琅十天都没有开宫门,但是让皇宫每天给这些人送吃的去,别绝食饿死,那可就更麻烦了。

    他们之所以如此强硬的反对,主要是周琅对礼部的两项改革措施。

    中国传统的对外机构就是礼部,礼部四大司,分别是典制、祠祭、主客、精膳,这都是根据孔子的理念制定的,典制不用说了,孔老夫子喜欢恢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上到国家体系,下到行为举止都有一套标准;祭祀是一整套宗教性质的规范,从说话到用的事物,都有规范;精膳,主要是管理皇帝的饮食,因为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一个很会享受的小贵族,推崇周朝的饮食礼仪到什么地步?孔子看到大饭、二饭这些原本在周天子吃饭时候演奏音乐的官员流失到了异国,都会感叹天子失官;其中的主客,正是基于孔子理念的一套对外政策,可不是什么公平交往,而是尊卑有序那一套,中国一直在维持宗藩制度,其实效仿的就是周天子跟诸侯国的封建模式。

    但这一套显然不可能跟所有外国沟通,所以清朝还设置了理藩院,早先属于礼部,后来单独列出来;另外还有四译馆,负责翻译工作。每次遇到跟外番沟通的时候,总是礼部会同四译馆、理藩院一起处理。

    这样的效率自然很低,周琅将这些部门全部划归了理藩院,而且不是按照上下有序、尊卑有别那一套理念来建设,提出跟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