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六节 开通欧洲航线

    第两百七十六节 开通欧洲航线 (第2/3页)

人来汇报了情况。

    他们跟中国互相派有使臣,保持跟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嘉庆的外交战略,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打回中国,逐鹿中原的想法,但这种韬光养晦战略,确实是最适合的。

    英国支持满清在阿富汗立足,提出了通商等要求之外,还支持满清政权继续南下夺取印度河流域,中国非洲公司控制的包括白沙瓦在内的那片土地。

    显然通过澳大利亚——印度河领土置换,没能将中国势力完全从印度地区驱逐出去,英国人一直耿耿于怀。

    英国擅长玩这种培养代理人,花钱让别人送命,满足自己的战略意图这一套把戏。

    可惜嘉庆不是傻子,转头就派人把英国人的活动通告给了中国理藩院,不是嘉庆对中国多么忠诚,而是在表示忠心,这也是一个聪明人。玩政治谋略,中国人玩了几千年了。

    但是英国人就是能一直在中国周边搞事,更善于玩阴谋诡计的中国却始终无计可施,这不是智慧的问题,而是格局的问题,英国人把自己的问题压制的很好,让别人搞不了事,至少在欧洲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搞英国的事儿了,中国则是鞭长莫及,鞭不够长莫及。

    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起,已经在亚洲扩张了两百年,中国从周琅回国起,到现在充其量不过二十多年,这就是差距。

    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充其量靠的是几个外交官唱空城计,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力量,如果想要在全球拥有影响力,必须具备在全球投射力量的能力。

    周琅的计划是开通欧洲航线,时至今日,中国跟欧洲都没有固定的航线,不是航行能力的问题,而是缺乏固定的利益线,中国多次派船进入过欧洲,但在欧洲商业集团的打击下,都没有持续盈利的能力。

    零散海商缺乏持续开拓的动机,偶尔的国家行为又没有意义,所以周琅打算组建一个欧洲公司,西方人可以组建东印度公司,依靠垄断跟东方的贸易来盈利,利用垄断组织的巨大资本来开辟长久的利益,中国也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