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节 全球争霸战争(3)

    第三百一十六节 全球争霸战争(3) (第2/3页)

违的拿破仑先生,他们向周琅恳请,准许他组建一支法国志愿兵团,远征加拿大。

    周琅也痛快的答应了,一来因为拿破仑的利用价值已经榨干了,从他身上已经榨不来多少油水,二来周琅对拿破仑已经有些厌烦了,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时代的英雄,可他身上一些毛病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在中国待得时间一长,周琅对他就没有了好感,此人喜欢到处指手画脚,十分自负,偏偏他的影响力巨大,很是能忽悠住一部分人,幸好这是未曾跌落谷底的中国,要是清末时期的中国,没准他的一些言论能够引起一场革命。

    是的,此人在中国秘密煽动革命,这是周琅打死都想不到的事情,拿破仑进行过大量的调查,认为中国农民应该掀起一场革命,砸碎现在的土地产权制度,改变目前这种地主阶层控制大部分土地的现状。

    由于清朝得天下过于容易,入主中原之后,并没有打破旧有的地主垄断土地的现状。历史上每次王朝更替,造成大量无主之地后,新朝肯定是鼓励无地农民来垦荒,清朝则是将大量无主甚至有主的熟田交给旗人圈占。

    由于这些情况,除了人口消亡严重的陕西、四川等少数地方,江南等经历农民战争拉锯较少的地区,基本上保留了明朝时候的大家族和大地主占有土地的情况,并且土地兼并继续发展。

    在北方,满州贵族在圈占土地之外,又以其权势继续强占和强买平民耕地,他们的包衣庄头无恶不作。雍正时,满洲庄头索保住,在宛平县“横霸一方,田连阡陌,所招佃户,供其驱使”。满洲庄头焦国栋在宝坻县也是“横霸田土千余顷”。一般汉族地主在此时也趁机兼并土地。

    在南方,土地兼并在明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早在康熙年间,经济比较发达的松江府,“有心计之家,趁机广收,遂有田连数万亩,次则三四万至一二万者”。大官僚徐乾学“买慕天颜无锡田一万顷”,高士奇在浙江平湖置田亦有千顷。康熙在诏谕中忧虑感叹,南方各省“小民有恒产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到乾隆时,湖北已是“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广西“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

    兼并发展到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耕地被地主瓜分,很多以前有田的农民也都变成地主的佃户。

    周琅夺取天下后,依然依靠地主维持社会基层秩序,因此并没有打破这种土地制度。

    周琅也承认,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但是土地的集中真的是原罪吗?商业社会,一定会走过一个土地商品化的时代,走入一个土地大大聚集的时代。

    法国大革命期间,废除了一百多年来“圈地运动”中封建贵族对传统村社共有土地的圈占,禁止土地买卖,给农民发新的土地凭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让法国成为一个小土地所有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