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节 希奥战争(2)

    第三百五十五节 希奥战争(2) (第3/3页)

里发,承认埃及是奥斯曼帝国下辖的一个省区。

    这么做的目的,是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让这场战争保持在回教世界内战的范围之内,阿里王朝没有提出灭亡奥斯曼帝国的要求,阿里的目标在于废黜当时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让苏丹的儿子,当时还是婴儿的阿卜杜勒·迈吉德来取代他,这样一个幼子登基,实际上阿里就等于控制了奥斯曼帝国的朝政。

    这种尽量将战争装扮成内战的政治手段,依然引来了欧洲强国的干涉,俄罗斯担心新兴的埃及取代奥斯曼帝国之后,会更难对付,因此开始向奥斯曼帝国提供军事援助。同时调停埃及跟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在俄国的调停下,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阿里王朝没能通过废除马哈茂德二世,彻底操控苏丹废立的权柄。但是得到了叙利亚作为补偿,奥斯曼帝国不得不任命阿里的儿子易卜拉欣为叙利亚总督、同时承认阿拉柏半岛为埃及领土。

    阿里王朝是一个十分值得拉拢的对象,只要能够跟阿里王朝结盟,希腊几乎立于不败之地,都是模仿西方建立的新式軍队,埃及軍队明显强于奥斯曼軍队。只要埃及参战,从叙利亚方向进攻小亚细亚,奥斯曼帝国腹背受敌,几乎不可能有精力来攻打希腊。

    问题在于,阿里王朝为什么要帮希腊,希腊能给他们什么好处,让他们跟希腊结盟。要知道埃及可不是满清帝国,跟中国领土并不连接,对中国也没有刻骨铭心的惧怕,只知道这是一个比欧洲强国更强大的国家,不敢招惹,也不会跪舔。

    周成功做足了功夫,摸清了阿里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渴望,此人明明比奥斯曼帝国实力更强,却没有自立门户,周成功一开始以为阿里担心脱离奥斯曼帝国,会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攻击,后来埃及軍队展现出来的力量让他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周成功又猜测,是不是因为担心国内的宗教势力,而不敢脱离拥有哈里发名义的奥斯曼帝国,但他发现,阿里对埃及宗教势力的控制比奥斯曼帝国更严密。如果埃及的宗教势力能够左右阿里的权力,阿里反而要脱离奥斯曼帝国了,因为如果不脱离,奥斯曼帝国则有可能利用宗教力量干涉阿里王朝。

    一切证据都表明,阿里心中所图,不仅仅是一个埃及,而是整个奥斯曼帝国,他想做整个回教世界的继承者,成为下一个奥斯曼帝国,所以他的目的不是灭亡一个奥斯曼帝国,而是取代这个奥斯曼帝国。

    摸清楚这个道理后,周成功立刻投其所好,提出支持阿里成为回教世界的哈里发!

    但光凭这种表态,是不可能让极度务实的阿里接受的,因为一个小小的希腊表示支持阿里成为哈里发,就好像战国时候,犬戎部落跑过来告诉秦国,说愿意支持秦王取代周天子一样。

    秦王或许有取代周天子的实力和野心,但却不得不顾及后果,犬戎即跟周天子半毛钱关系没有,也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秦国的能力,这种情况下,秦王怎么可能答应跟犬戎合作一起对付周朝呢。

    因此理所当然的,阿里王朝一直没有答应跟希腊合作,此时周成功招募了五万雇佣兵,没有埃及的合作,甚至无法运送到奥斯曼帝国领土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