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节 全面崩溃的俄国

    第四百一十一节 全面崩溃的俄国 (第2/3页)

代就进入军中服役。不过他和战友们的关系不好,因为他的性格跟典型的俄国人格格不入。

    他十分虔诚,严格遵守东正教教规,很能约束自己,从不错过任何一个宗教活动。他不吸烟,不喝酒,每天都坚持散步,锻炼。

    他每天的生活像一架有规律的时钟,这种人完全不像是一个俄国人,反倒像是一个德国人,加上又不善交流,对同时要求也很苛刻,导致大家都认为尼古拉是一个冷酷自私而且傲慢自负的人。

    这种性格的人,本是有机会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惜的是他碰上的不是一个好时候,而是一个农奴制濒临崩溃的时代,所有人都能看出俄国的问题,但所有人都找不到办法,所有人都不敢动农奴制这个禁忌。

    所以尼古拉一世甚至一开始就不想做这个沙皇。他父亲亚历山大二世死的时候,他的哥哥在波兰,他身在莫斯科,结果两兄弟同时在两个地方向对方宣誓效忠。有人说这是一个误会,他哥哥娶了一个波兰女公爵为妻,认为自己失去了继承权,所以向自己的弟弟宣示效忠,而弟弟以为兄长的继承权在自己之前,所以向哥哥宣示效忠。

    实际上这反应的是,俄国皇子们对继承沙皇之位的排斥,谁都不想接这个烂摊子。如果俩人关心皇位的话,不可能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把皇位继承发展成一种文化的欧洲人,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疏忽。

    甚至连他们的父亲亚历山大一世之死,在历史上都充满了迷雾。亚历山大一世,也是力图改革的皇帝,任用斯佩兰斯基这样的俄国精英的同时,还从欧洲聘用了大量的专家进入政府,但可惜亚历山大一世失败了。只有因为改革,有军官集团密谋反叛他,得知消息之后,亚历山大没有选择镇压,而是躲去了黑海疗养,并在疗养地宣布死亡。

    有人说他没死,而是化名一个叫做费奥多·库兹米奇的老人,这个老人一度被警察驱逐到了西伯利亚。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人们发现,他对当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对一些名人事迹如数家珍。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俄军开进巴黎时的盛况,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当时沙皇身边的随员。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

    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一世疾病的医生,从不参加11月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当费道尔·库兹米奇死后,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

    后来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办公室的墙壁上,一直挂着费道尔·库兹米奇的画像。费道尔·库兹米奇死后,一位富商出资安葬了费道尔·库兹米奇,并在墓碑上刻上“上帝的选侯”,“上帝的选侯”是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后天主教教皇颁给他的。前苏联曾挖开沙皇时期的墓室,而亚历山大的墓穴里什么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