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节 北高加索悬案

    第四百一十五节 北高加索悬案 (第2/3页)

47.8%,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这逼迫俄国政府不断改革和调整,安娜.伊凡诺芙娜女王时期,贵族可利用君主的赏赐获得官职;大幅度增加和提高宫廷官员的编制、品级。1762年彼得三世颁布《自由诏书》,贵族摆脱了义务服役而获得了永久的自由。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不断延长文官的任职期限而缩短军官的任职期限;法典委员会取消做官为贵族的方式,血缘、门第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贵族铨叙局编纂的《贵族家谱》把世袭贵族划分为六类(赏赐贵族、军事官僚贵族、行政官僚贵族、爵位贵族、外国贵族、血统贵族),1785年颁布的《贵族敕书》最终确立了贵族的财产和等级特权的法律地位。此时,贵族似乎具有了特权等级的特征,俄国的等级制度得以确立,建立了跟西欧类似的贵族制度。

    尽管通过叶卡捷琳娜大帝等沙皇的不断改革,让贵族可以不用服兵役也能保留头衔,制止了贵族的大规模退役浪潮。可也形成了一个对俄国来说相当严重的恶果,那就是不服役的贵族占有的土地数量开始激增。17世纪俄国贵族的土地占有量为9%,18世纪俄国贵族的土地占有量为29%,与17世纪相比贵族的土地上涨了5倍。

    以前贵族必须通过服役保证自己的土地,而且不服役就没有土地,让国家和沙皇始终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贵族成为一种依附于国家和沙皇的封建军事集团,不但增强俄国的军事力量,也保证了军事集团的忠诚。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中国秦代的军功受爵制度。

    可是改革让贵族开始以血统,而不是服役为代价得到土地。大量土地和贵族爵位开始以继承的方式进行传承。贵族服役的热情下降,大量渴望晋身的平民加入軍队,这些人对沙皇的依附更弱,忠诚度更低,也没有家族相传的军事文化,事实上削弱了俄军的专业化水平。

    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军官中只有14%来自非贵族等级,而现在俄国的终身贵族占贵族总数的四成,从其他等级流入贵族的人数的一半。通过服役获得贵族身份的“官僚贵族”占贵族总数的六成。

    这意味着軍队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军官,都不是世袭传承的贵族,而是商人甚至外国人,俄军的专业化水平和忠诚度是大打折扣的。而且这些人的出身背景,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个资产阶级政权。

    斯佩兰斯基就是从这些希望通过服役改变身份的人中大量挑选军官,反正这些人服役的目的,一般只是获得身份,而斯佩兰斯基可以给他们。那些已经拥有世袭罔替身份的大贵族的子弟,斯佩兰斯基没什么能给他们的,也就无法得到他们的效忠。

    由于俄军中一半以上都不再是传统贵族,理论上斯佩兰斯基可以在俘虏的200万左右俄军中招募100万人,事实上他只招募到了30万人。因为其中还牵扯到一个文化因素,那就是有些人效忠的是沙皇,对斯佩兰斯基的政府不认同,哪怕斯佩兰斯基也反复声明他们也是忠于沙皇的,只是希望对现政权进行改革,但大多数人依然认为斯佩兰斯基是一个叛徒,认为向斯佩兰斯基效忠,就是做沙皇的敌人。

    于是大多数人宁愿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