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节 大时代的小国家(3)

    第四百二十七节 大时代的小国家(3) (第2/3页)

的铁路的设备也是就近从美国采购的,包括机车和铁轨,都是正宗的美国货。

    中国技术人员,设计了六道船闸提水,工程分七段同时动工。施工周期预计是十年,技术原理和设计思路跟灵渠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但技术水平更高。因为要通过的不是灵渠上通过的那些驳船,而是跨洋贸易的大型商船。如今的远航商船已经发展到了五六千吨级别,中国人向来保守,有备无患,决定将运河的通航能力设计在万吨级。事实上,后来还是发现不够用。

    公布的工程期限是十年,这十年中,中美英三国的博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谁都无法预料。但英美在美洲的同盟关系,却进一步加强了。

    英国很幸运能在美洲地区找到一个强援,而这里又是中国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暂时还能维持均势。但在英国人更紧张,更担心的欧洲地区,却无法阻挡中国势力西进的势头,虽然欧洲有更多的强国,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对抗中国的国家。

    跟美国相比,欧洲国家哪怕领土稍小,但也是世人眼中的大国,比如俄国、奥地利、法国和普鲁士,欧洲四强一旦联合起来,英国人确信是能够抵挡中国的,四强自己也不怀疑这一点。可他们缺乏联合起来的动机,相比刚刚进入欧洲的中国,这些国家数百年来纠缠在一起,积累了数不清的民族、领土、宗教等矛盾,仇恨浓的都化不开了,任何两国列出来,都能找到一大堆足以引发战争的矛盾。

    普鲁士跟奥地利在争夺德意志邦联霸权,普鲁士抢了俄国的波兰,奥地利抢了俄国的利沃尼亚。两国同时又跟法国矛盾重重,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长期将法国看作他们欧洲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胁,普鲁士在战争中吃尽了法国的苦头,德意志民族跟法兰西民族之间,已经成为世仇。

    中欧的普奥两强夹在法俄两强之间,在面对两大强敌的时候,时而联合抗衡,一旦危机解除,两国内斗又开始激烈。

    俄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斯佩兰斯基在沙皇、权贵和资产阶级势力之间周旋,努力挽救这个后农奴制时代的国家,一边推行农奴制改革,一边极力镇压各种叛乱,努力推动并保证农奴制改革的成果。俄国暂时是不可能加入大国战争中来了。

    如果普奥能够联合起来,人口规模比俄国差不了多少,而且德意志地区向来就有当雇佣兵的传统,这里的军国主义文化浓厚,军事动员能力极强,普鲁士可以做到全民皆兵,奥地利也可以动员不少于普鲁士的兵力,两国如果能跟英国合作,军事潜力不会输给俄国。如果法国也能加入进来,已经从拿破仑战争中恢复了元气的法国,军事潜力比普奥更强,如果英国能联合法普奥三国结成欧洲四国同盟,那么对抗中国的希望大增。

    普奥两国相对来说更容易拉拢,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