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节 远交近攻原则(1)

    第四百四十节 远交近攻原则(1) (第2/3页)

们比八旗权贵平均下来,更富裕,因为贵族数量毕竟较少,而且农奴制在俄国是社会基础,绝大多数人都是农奴,这相当于中国社会绝大多数都是包衣的情况。

    这些享乐阶层,跟八旗子弟一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谋生手段,他们掌握的先进知识,往往只是他们沙龙酒会中的谈资,极少数有兴趣研究科学的,也往往都是理论探讨,极少有实用性的发明创造。

    现在这群人失去了财产,最顶层的大贵族,那些拥有沙皇家族血统,有跟欧洲国家的王室贵族联姻资格的贵族,他们迅速出逃,带走了大量资产,投奔他们的姻亲,或者去自由的荷兰和英国。

    剩下的贵族在俄国则坐食山空,除了少量积极谋生之外,绝大多数的经济状况是越来越差的。而这时候的俄国却经济凋敝,物价高涨,加重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可这些贵族,却死马不倒架,一个个硬着头皮撑面子,明明已经开始变卖资产了,可还是要保持他们所谓的贵族体面,他们继续消费昂贵的进口商品,英国的毛呢,法国的红酒,波西米亚的水晶,中国的丝绸。依然继续夜夜笙歌,把自己麻痹在笙歌燕舞之中,不愿意去看宫殿外一日变化的市井。

    结果就是在积蓄渐渐耗光之后,大量贵族地主破产,而他们的沙皇却没有帮他们夺回特权。

    在社会转型期,大量破产的贵族有多惨?民国之后,不提大量的北京八旗子弟卖儿卖女的惨状,单说那些王爷。一个个买完了古董卖土地,卖完了土地卖房子,多少王爷最后连王府都卖了。换了钱之后,也跟这些俄国贵族一样,用来享乐,用来抽大烟和赌博。有人看见在民国的街头,王室子弟在拉黄包车的。

    其实俄国贵族破产也有对比,十月革命之后,大量俄国贵族流落世界各地,有许多就到了中国,他们被成为白俄。大多数白俄女子沦落风尘,据说许多都是贵妇或者贵族女子。

    俄国的贵族群体也开始破产,那些继续不足的中等贵族,或者大贵族中的中小贵族,率先破产。最后轮到大贵族破产。

    他们是没脸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街头拉黄包车的,大多数其实跑去了外省谋生,也有沦落到坑蒙拐骗的,总之为了生计,这些自诩为道德楷模的贵族们,也暴露出了人性的恶,不择手段的谋求财富。

    不过大贵族是有特权的,俄国凡是能称得上大贵族的,那都是红带子黄带子,都是跟沙皇能沾的上边的,他们是可以见到沙皇的。就去向沙皇哭诉,转达贵族们的凄凉。

    沙皇也兔死狐悲,不忍坐看这些人的惨状,沙皇亲自跟斯佩兰斯基交涉。

    沙皇提出,希望对这些贵族进行补偿,根据他们失去的财产进行补偿,过去农奴也属于财产的一部分。

    可按照农奴来赔偿,根本不现实,斯佩兰斯基根本就赔不起。

    不像满清的皇帝,在康熙之后,是限制包衣数量增加的,禁止汉人投效满人。目的也并不是出于道德,而是大量汉人通过投效满人,将自己的土地和人身交给满人主子,达到避税的目的,康熙等皇帝,是出于政府财政税收的考虑,才限制包衣数量增长的。可在俄国,叶卡捷琳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