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节 远交近攻原则(2)

    第四百四十一节 远交近攻原则(2) (第2/3页)

以,农奴制改革,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道德上并没有那么高,不过是资本家和地主争夺剥削农民的权力而已,跟所有的政治博弈一样,是老虎和狮子在争夺猎杀绵羊的权力。讽刺的是,许多绵羊也加入了进来,为此流血牺牲,认为他们是在给自己争取自由。

    真正的农民和工人为自己争取的时代,事实上就是工人运动的时代,这是真正工人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但可惜工人阶层自己不争气,缺点太多,又没有统治的经验,导致许多工人斗争成功的国家,工人生活反而比不上以往,工人没有成为主人,反而是工人斗争中的上层人物,转化成了过去的权贵,成为新的老虎和狮子。

    斯佩兰斯基通过改革,让农奴变成了自由劳工,让资本家这头老虎现在可以享用更多的,更便宜的绵羊,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增长。

    于是俄国人不再进口中国和英国的棉布,他们进口美国的棉花,然后自己纺纱织布,他们不在进口英国的毛呢,而是进口中亚的羊毛自己制呢。

    俄国需要进口的,无非是大量的机器设备,这些中国和英国以及欧洲都能提供。

    这种进程,如果慢慢发展下去,俄国的工业水平会在十年之内,迅速成为欧洲一流,也许技术上稍有不如,但总量上绝对可以跟法国比肩,超越普鲁士、奥地利这些小国。

    可以说俄国的工业化,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就是距离的工业化,并且深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迹象俄国已经出现了,除了莫斯科、彼得堡之外,大量的中小工业城市正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

    但这时候俄国选择了扩张,选择趁着欧洲革命的好机会,收回被欧洲列强抢走的土地。

    这本也不是什么战略错误,但却会付出机会成本,错失一个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

    所以周琅选择支持俄国,他并不知道俄国西进会产生什么具体状态,但周琅知道,俄国西进,肯定会增加跟欧洲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一旦这些矛盾和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又是一次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俄国会再一次被削弱,而这一次被削弱,他们将彻底失去翻身的可能。

    一开始周琅以为,俄国的野心只限于俄属波兰,这样他们从奥地利手里和平收回一部分俄属波兰,又从普鲁士手里强行收回一部分俄属波兰,会增加跟普鲁士的矛盾。但未必会引起战争,毕竟根据普鲁士的历史进城,他们已经通过关税同盟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基础,他们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几乎就是围绕民族国家统一这个主题的。

    波兰不属于德意志民族地区,因此波兰不是他的政治主题,可沙皇突然心血来潮,竟然要得到华沙。这就有意思了,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中英认为应该一人一半,这就更奇妙了。

    将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是俄国统治的波兰王国,以维斯瓦河东岸的华沙为首都,一个是普鲁士统治的波兰,以维斯瓦河西岸的波兰为首都,两个波兰王国,至于国王头衔戴在谁的头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谁都想吞并对方,成为唯一的波兰国家。

    波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