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节 新时代要开始了

    第四百五十一节 新时代要开始了 (第2/3页)

人身份,在中国周边地区进行一番考察,主要是希望能够对中国跟英属印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

    这些国王都同意,并且表示不会变动驻中国领事馆的人事,前任领事将降级为副领事,俾斯麦不再期间,副领事将全面进行正常工作。

    其实俾斯麦做这些侦查行动,以武官的身份进行最好,他服役过,有军职。问题是那样他的身份太低了,无法直接参与建立战略同盟这样的任务,从背后暗中指挥的话,又会影响效率。

    所以俾斯麦再次以领事的身份,来中国任职,他很沉默,并没有立刻开始合纵连横,他在等待一个契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高明的战略架构,都必须是基于现实条件的,凭空打造一个战略联盟,直接写好了。

    俾斯麦乘坐火车一路进入中国,更第一次南京和会的时候一样,跟他当时那群外交官的心情差不多,对中国还充满了好奇,无论西方人出版了多少关于中国的专业著述,但中国似乎依然像一个谜团一样,萦绕在欧洲人心中,巨大的文化差异,让他们阅读关于中国的信息越多,就越是迷惑,无法理解中国人的许多做事方法,因为在相通条件下,西方人的处理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就好像秦始皇那样的帝国,放在西方,那绝对是凯撒,甚至是超越凯撒的伟人,因为凯撒也没有统一欧洲,但在中国,读书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却是亡国之失,是残暴不仁,是一个评价很低的皇帝。他们推崇的是汉文帝、汉景帝那种能够忍受屈辱,保境安民的皇帝。推崇的是唐太宗那种,虽然能击败突厥,但却能够保存突厥,有兴灭继绝仁德的皇帝。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不是让国家强盛,让民族崛起,只是让最广大的民众能够太平,国泰民安!

    俾斯麦从书中读到的信息,无论从哪方面来判断,中国都是一个懦弱,没有进取心,保守的民族和国家,可他们这么多年来的表现,却丝毫不像是一个保守国家,就算没有英国人描述的那么夸张,但事实摆在哪里,中国确实在四处扩张。

    要么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书籍翻译有误,要么就是中国有意识的欺骗了外界,事实上他们从来不遵从那些他们整天挂在嘴边的道德,就好像他碰到的没个中国人张口闭口就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应该如何如何,可背地里,他经常发现这些人言不由衷,他们跟西方人一样,充满了物质慾望。要么是中国有意识的在进行战略欺骗,要么是他们跟他们的外交官员一样虚伪,表面上十分克制自己,谨慎,恭敬,彬彬有礼,背地里奢华享乐,浮夸,高傲,目空一切。

    俾斯麦确实见过太多这种外交官了,在俄国碰到的乔仲登,在普鲁士碰到的一些领事,都是如此,他们表面上谦虚谨慎,对人十分友好,而且朴素,节俭,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清教徒一样,但家里都有好几个女人,有专职的厨师,精美的饮食,非常崇尚享乐。

    这都是俾斯麦亲眼见到的,他觉得这些人很虚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