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节 把铁路架在桥上

    第四百五十二节 把铁路架在桥上 (第3/3页)

到看到有人在没过脚踝甚至齐膝深的水中劳作,他才意识到这是中国的农作物水稻的种植区。

    之后经过的市镇相对繁华一些,但都比徐州差了很多,犹如柏林跟魏玛的差别。

    这是因为中国最大的铁路公司,全国铁路公司,在江南地区被两大运河公司所排挤,不得不在运河西边修筑铁路。而两大运河公司,却已经沿着自己经营的大运河,修建起了平行铁路,哪里才是最繁华的城市带。徐州之所以繁华,是因为徐州正是运河和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铁路公司的铁路、运河公司的铁路以及大运河都在这里交汇。

    但火车到了长江边,气象顿时不同,因为对面就是中国的京城。

    江北的浦口,就已经是一座相当规模的大城市了,人口三十余万,却只有京城人口的十分之一而已。

    过江需要渡轮,人类目前还无法征服长江这样的大河,没有修建桥梁的技术能力。

    过江之后,已经有人在火车站等着了,普鲁士领事馆的人。

    他们安排了马车,但还不如走路,因为所过之处道路实在拥挤。

    “中国皇帝很不喜欢工业,这就是原因。”

    接待人员解释道。

    俾斯麦掀开车窗看着外面,挑担的货郎,拉货的牛车,轿子、马车,还有推着货物或者上面坐着一个老妇、娇妻、儿童的独轮车,大家吆喝着,喝骂着,拥挤着,跌跌撞撞前行。

    “是啊人真多啊,这里没有工业,那城里住着什么人?”

    俾斯麦随口问道。

    接待道:“从一开始皇帝就不许京城有大工厂,工厂都在江北。可是中国人就希望往天子脚下挤,市民太复杂了。有手艺人,工匠,仆役,画家,雕塑家,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对了,还有学生,这里有十几所大学,五六十万学生。”

    “学生吗?”

    俾斯麦不由得有些凝重起来。

    “他们的学生不闹事吗?不提倡什么自由、平等之类的观念?”

    接待道:“听说有一些小团体,但经常挨揍,学生们认为那是野蛮的西夷学说。他们的学生跟他们的官员一样保守,而且学生都很愿意成为官员。”

    连学生中大革命的观念都不是主流,俾斯麦觉得革命的力量在这里恐怕真的无法形成。

    车流终于动了,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吹着哨子的衙役搬开了挡路的障碍,允许通行,交叉的另一边路口则档上了,用这种方式疏导交通。

    “他们就不想办法解决交通问题吗?”

    俾斯麦问道。

    接待道:“有啊。正在修桥梁,把所有铁路都驾到空中。是不是很野心勃勃。让人联想到了罗马的高架水渠!”

    俾斯麦疑惑:“把铁路架起来?他们为什么不修建地铁,像伦敦那样!”

    接待道:“前几年试验过,地下水太多,没成功。这才开始走地上的,走吧,同事们都等着你呢。有时间带你去参观参观,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