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节 普奥最后的强攻

    第四百七十七节 普奥最后的强攻 (第2/3页)

的外交态度,顿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翻转,不但停止为俄国发行战争债券,同时扣押所有尚未交付的俄国军火和军火订单。向俄国施压,要求俄国接受妥协,跟普奥签订和平协议。

    尽管俄国的外交处境变得险恶,但俄国并不打算屈服,战场的情况已经开始变得有利,三十万边防精锐南下之后,毛奇非常明智的放弃了对穆拉维约夫的包围,顶着俄军精锐的攻击,通过奥地利补给了大量物资,并将这些物资送入克里米亚半岛,然后毛奇率领奥斯曼軍队主力,跟奥地利軍队一起向西撤退,退入敖德萨布防,而部分毛奇军则退入克里米亚半岛,坚守这个再次沦为孤岛的半岛。

    穆拉维约夫解围之后,迅速被沙皇解职,然后换上了南下救援的伏尔加集团军司令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公爵,此人别名叶尔莫洛夫,是一个保守的旧贵族,在卡卢加、梁赞和唐波夫诸州有大片领地,但却在农奴制改革中全部失去。他也参加了一次次俄国的战争,但却没成为中国俘虏,因为当时他并不在军中,而是赋闲在家。这是一个不受人欢迎的人,既不受沙皇喜欢,又不受斯佩兰斯基喜欢。

    沙皇不喜欢他,是因为他包庇十二月党人,他并不认同十二月党人的观念,但他有意袒护十二月党人中那些权贵子弟,结果被沙皇尼古拉一世解职,怀疑他有革命倾向,反而让他没有因为跟中国的战争被俘,否则他这种资历的人物,肯定会在十年前的战争中担任重要军官的。斯佩兰斯基也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保守的旧贵族,反对改革农奴制,在斯佩兰斯基执政期间,甚至一度被迫逃到了国外。

    亚历山大一世发动政变后,他才回到俄国成为一个重要军官,并一直带领最精锐的伏尔加集团军防范中国。

    此人的背景,就跟奥地利的拉德茨基一样,是一个威望很大的元帅级的人物。早在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他就是已经是集团军司令,反击拿破仑的时候,他是跟库图佐夫那一级人物一并指挥軍队的将领,堪称俄军元老了。甚至早在拿破仑崛起之前,他跟苏沃洛夫那些人还一起搞俄军的军事改革。之后拿破仑战争,希腊独立战争他都有参与。是一个历经了五代沙皇的元老。

    这样的人,也是一宝。

    面对他指挥的俄军精锐,毛奇不敢大意,只能放弃了对穆拉维约夫的包围,采取守势,因此此时俄军在黑海方向,已经拥有兵力优势了。

    其实穆拉维约夫的作战,也没有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主要是绝对实力有限。但他在被毛奇包围之后,成功激励的軍队的斗志,一直坚守到了叶尔莫洛夫的救援,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

    穆拉维约夫手下的士兵,主力是从中国释放回来的俘虏,这些人的精神意志已经被苦役折磨的极为低落,在战场上,只求生存,没有丝毫荣誉感。可是当他们被包围在尼古拉耶夫的时候,却突然爆发出了强烈的抵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