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节 不签字等于弃权

    第五百零七节 不签字等于弃权 (第2/3页)

半个月之后,大国中就只有奥地利没有签字,小国中只有西班牙没有签字。

    西班牙可有可无,但奥地利既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在地中海和黑海都有海岸线的国家,没有他们的参与,这个海峡公约就没有意义,而且签字代表认同,签字也代表维护,奥地利不签字,跟西班牙不一样,西班牙不签也就不签了,奥地利不签字,就意味着他会成为海峡公约的破坏者,因为西班牙可以不经过海峡,可奥地利是一定要经过海峡的。

    围绕奥地利,中英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外交战。

    为了表示重视,中国皇太子亲自走访奥地利。

    “陛下。这份公约不仅仅代表一种规则,它还代表一种权力。终究公约是要通过,即便没有奥地利的参与。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只能意味着奥地利主动放弃权力。”

    中国皇太子对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表示道。

    约瑟夫皇帝此时还很年轻,但他十分自律,他统治着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欧洲第二大帝国,他血统高贵,是600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继承人,他异常勤奋,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

    能说八种语言,善于学习,智力没有缺陷。勤奋工作,态度没有问题。这样的君主,如果放在一个正常时期,他算是一个好皇帝。而且他还很长寿,历史上,活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年。

    但生在奥地利帝国这个复杂的国家,让他只能勉力维持,极力挽救帝国的崩溃罢了。他的状态有些像明朝的崇祯,但他比崇祯的处境要好很多,因为他的帝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帝国,在进行工业化,在向前发展。同样遭遇了亡国之祸,只能说历史的大势无可阻挡,这个时代注定不属于奥地利帝国,而是属于普鲁士崛起的时代,属于英国称霸世界的时代,属于美国强势成长的时代。

    于是这样一个智力水平中上,工作兢兢业业,带领国家快速工业化的皇帝,却在历史上十分暗淡,大家更多记住的,是他那个败家但漂亮的老婆,茜茜公主!

    这个时代甚至可以记住他的妻子,却无法记住他。

    但不能否认他的政治能力,他认可了中国皇太子的道理,之所以拖延签字,也只是在观望,在期待得到更多的好处。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一旦奥地利跟其他国家发生战争,中国必须保持中立。”

    意大利问题,已经让奥地利感到跟法国的关系紧张,一旦奥地利因为意大利问题,跟法国爆发战争,那么中国如果跟法国结盟从黑海方向突击奥地利,奥地利承受不了这个代价。以中国从拿破仑时代就跟法国建立的良好关系,两国之间有秘密同盟并不奇怪。

    奥地利还担心俄国,他们的判断跟英国相似,感觉中国在努力推动俄国向西扩张,奥地利首当其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