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节 日本幕府维新(3)

    第五百一十四节 日本幕府维新(3) (第3/3页)

那边的风情。

    任何产业,一旦国家层面的力量开始支持,那发展就快了。

    日本的中小海商得到了政府资助的资本,开始大量采购优质商船,进行远洋运输。

    日本人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出一个规模可观的商船队。

    因为日本已经开始出现一个客观的商船队,所以英国才开始拉拢日本,他认为日本也有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需求,那么就会对中国把持运河不满,就值得拉拢。

    日本已经不是过去的日本了,开始引入新思维之后,日本人知道中国的大量技术,其实是学自西方,尽管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宣称,他们比西方人做的刚好。可毕竟是西方人先做出来的技术,这让日本对西方人的态度开始改观。而且日本对西方的认识,始终比同时代的中国要清晰。当乾隆的官员在明朝遗留下的的万国名册上查找英吉利国的记录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在幕府时代两次去过欧洲了。当乾隆还以为洋人不吃大黄就拉不了屎的时候,日本的兰学已经成为一种学术了。

    所以日本对英国人的出使给予了尊重,但当听说英国人是想联合他们对抗中国的时候,日本人却绑了英国的使者,认为这些人大逆不道,直接送到了中国来。

    这让英国拉拢日本的行动,在欧洲变成了一个笑话。

    但英国人的行动,也警示了中国,英国人已经开始在中国腹心拉拢盟友了。

    周琅跟日本进行了沟通,希望两国间可以派遣常驻使臣,方便沟通。还通过朝鲜,往日本假设了电报线。

    方便了联系之后,幕府将军开始跟周琅频繁沟通,或者不是将军德川齐昭本人,也可能是幕府的一群幕僚。他们发现可以跟中国皇帝直接通信之后,十分感兴趣,而且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双方约定每月初一、十五进行一次直接通信,日本人将通信搞的仪式感很强,将军即日必沐浴,大臣围坐。

    沟通的内容有国家大事,也有一些细枝末节。日本对一些欧洲人开始越来越频繁的进入日本海域感到不安,寻求中国的态度。周琅告诉他们,不用过于在意洋人,洋人求利而来。如果日本不愿与其亲近,可以直接驱逐他们。如果日本愿意,也大可以跟他们进行贸易。日本选择不跟西方人贸易,而周琅也表示支持日本,并表示一旦西人寻衅,中国必给予援助。

    元首之间的沟通中,许多存在日本人心中的疑虑开始消解,他们一直困惑于中国商人的走私,碍于中国是大国,无法得罪,每次都忍辱求全。周琅告诉他们,走私固然不对,可走私是无法杜绝的,并告诉日本人,中国查禁鴉片多年,到现在还是禁不住鴉片走私,因为越是禁止,则利润越大,不法之人必然铤而走险。建议日本开放贸易,建立市舶机关,进行严格管理,变不利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