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节 奥地利已成弱鸡

    第五百三十节 奥地利已成弱鸡 (第2/3页)

    此时时间才过了五周,而战斗一直都是遭遇战,小规模的攻坚战,较大的战役只有两次,一次是普鲁士軍队围攻汉诺威,用了一周时间,一次就是这次决战,用了三天时间。其他大量时间,都浪费在了迂回,行军上面。

    而普鲁士和波兰联军,也不是没有劣势,而是处处漏洞,他们多次分进合击,穿越奥地利和波希米亚高原地带的一处处隘口,如果被奥地利軍队卡住,他们的部队将集结不起来,可以被动员起来的奥地利后备軍队逐一吃掉。

    但奥地利人错失了一次次机会,因为他们的缓慢,让他们来不及在普鲁士人的动作完成前阻止他们。

    慢的何止是奥地利一个国家,所有的国家都慢,所有国家的军事制度,都还保持在前工业时代,有的国家甚至还没有完成拿破仑式的军事改革,没有建立起后备动员体系,比如俄国,以及对法国的一切嗤之以鼻开始在文化上跟法国较劲的英国,英国依然维持着募兵制,而不是拿破仑式的征兵制,不过他们也组建起了常备军,而不再将战争委托给雇佣兵了。

    虽然普鲁士国王希望改革,跟议会闹得不愉快,可实际上即便不改革,普鲁士的动员能力,依然在欧洲数一数二,只是军国文化下的普鲁士君主太有危机感,夹在大国夹缝中的地缘,让他们不得不将军事领先,作为立国之本。

    军事上快,政治上也快。

    俾斯麦在决战的战场上,就跟毛奇站在一起,当他得知毛奇将奥地利軍队主力牵制在摩拉维亚并且计划合围奥地利軍队之后,就明白这是结束战争的契机。

    可是胜利之后,俾斯麦迅速跟军方产生了矛盾,统领普鲁士軍队的威廉亲王、统领波兰軍队的毛奇,都希望能攻入维亚纳,在军人严重,维也纳这座名城唾手可得,俾斯麦追求不就是击败奥地利,逼迫奥地利退出战争吗,占领了维也纳,奥地利人什么都会答应,就好像多次拿破仑兵临维也纳时的情况一样,拿破仑让弗朗茨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奥地利皇帝也得照做,之后只能强行破坏传统,给自己头上按一个奥地利皇帝的头衔。

    但俾斯麦却拿出了手枪,交给威廉亲王,告诉他,如果想进维亚纳,就朝他胸口上开一枪,然后全军踩着他的尸体进城。

    威廉亲王就都惊呆了,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俾斯麦的思维方式,俾斯麦不是比任何人都想打击奥地利吗,如今的局面,不就是他一手推动的吗,如果不是俾斯麦,可能普奥之间的战争还打不起来呢,他为了跟奥地利开战,冒着革命的风险,解散了议会,却要求大军在维也纳前停止前进,而那座让人充满征服慾的欧洲之都,此时毫无防备。

    历史上威廉亲王已经是普鲁士国王后,依然被迫对俾斯麦做出让步,此时他还只是一个王储,更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