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节 欧洲之外的影响力(1)

    第五百五十一节 欧洲之外的影响力(1) (第2/3页)

结果发现了一大批矿藏,比如金矿和铁矿。但之后的几十年中,澳洲人只关心这里的金矿,不断扩大淘金规模,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可对于铁矿却一直没有开发,原因只有一个,从劳动力紧缺的澳大利亚开采了铁矿,然后用船运回中国,面临的只有赔钱。

    转机发生在五年前,英国人贝塞麦发明了一种新炼钢法,可以直接将铁矿石冶炼成钢。以前的炼钢,都是先将矿石冶炼成生铁,再将生铁用搅拌法冶炼成熟铁,之后或者用坩埚炼钢法,或者用锻打的方式炼成钢材,坩埚法和锻打冶炼的钢材都有成本太高产量太低的缺陷,导致钢材价格一直十分高昂,除了在军事领域少量应用之外,民用上无法采用。

    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法,确实是一项天才的发明,但依然是基于前人的发现的,主要原理是向熔融状态的铁水中吹空气,让空气中的氧气跟铁水中的碳发生氧化反应,最终将碳除去,把铁冶炼成钢。这种吹空气的方法叫做空气沸腾法,美国人凯利在1847年就已经发现,但始终找不到完整的方案。贝塞麦的创新是结合吹空气的方法,改进了冶炼炉,发明了转炉,从而让生铁直接炼钢变在技术上变得可行。

    值得一提的是,贝塞麦发明这种办法,是有意识的去创造一种大规模炼钢的办法,并不是偶然的发现,而是根据理论知识去有意识的研发。促使他研究炼钢方法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给大炮提供原料。欧洲频繁的战争,让贝塞麦加入到了利润丰厚的武器发明中,他研制出了一种线膛炮弹,但是英国軍方认为,他的炮弹威力足够,但沿用传统的铸铁跑,很难保证安全,因为膛压太大。用钢材的话,成本太高,在普通步兵炮上很难推广开来。

    于是贝塞麦加紧了研发炼钢技术,创造出了转炉技术,这比历史上贝塞麦研究出转炉炼钢法早了整整五年。不得不说是因为中国的挤压,让全世界的技术竞争加剧,新技术的出现和推广速度比历史上快多了。

    贝塞麦的新技术很快就在英国、美国、中国等所有有专利法的国家注册,然后在各国进行推广。在英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建立了冶炼炉后不久,就在中国也找到了合作伙伴。这些年,欧洲的发明家,不止一个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他们发现,在欧洲可以成功的技术,基本上在中国也能获得成功,在欧洲无法成功的技术,在中国也有很高的机会可以成功,只要技术是可行的,在中国总能找到市场。

    无数发明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大量新技术推广到中国,也有一些中国人看到商机,主动将新技术引进。因此这时代,中国虽然还没能成为新技术的原发中心,可新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一点都不慢。

    当然中国也不是发明荒漠,中国人在制药领域,化学领域,这些理论更加重要的领域,已经开始展露头脚。用科学的方式,筛选出来数以万计的确实有效的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