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节 长州藩赖账

    第五百七十节 长州藩赖账 (第3/3页)

的经济力量。

    一场现代化的竞赛,在日本开始,长州藩依然引领潮流,他们第一时间跟中国公司签订协议,修建一条从马关到福山的铁路,将长州藩濑户内海的海岸平原联系起来。肥前藩开始以幕府留下的基础,扩建长崎港,鼓励贸易。福冈藩继续鼓励兴建大型工厂,强制本藩的农民都种桑养蚕,扩大生丝生产。东北强藩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吸引人口,开发物产,尤其是松前藩,守着一个偌大的虾夷国,紧缺人口进行开发。

    同时各番国积极鼓励本藩武士受雇于中国公司,一来,他们发现这些武士从中国公司学到的军事技术和经验对提高他们的军事能力很有帮助,等于中国在免费帮他们培养军官,至于死人,无所谓了,反正有抚恤,而且不让这些武士去受雇于中国人,各藩就得养着他们,否则他们就会成为破产武士、浪人,制造社会矛盾。于是他们将为中国打仗,定性为攘夷的大功业,从官方进行正义性宣传。

    事实上,正是从这次战争之后,日本开启了他们的现代化之路。

    不过中国暂时对日本人的现代化进程无力干涉,因为议会制刚刚出现,就已经让习惯了高效的君主专制的中国官僚集团极不适应。他们开始希望议会能够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们认为这种为每一笔预算进行投票的方式效率太低,希望每年通过一个总预算,在预算之外,留给朝廷一定的空间,让朝廷自行发挥,否则在这样一个大国里,很多事情可能只能陷入扯皮之中。

    议会中的商会势力,帮会势力和工会势力才刚刚尝到掌握权力的滋味,他们发现让朝廷高官求着他们的感觉真好,一丝权力都不想从手里溜走。但这次他们失败了,因为占议会七成人数的士绅代表,认为朝廷的意见是对的,他们觉得得给官府自由空间,于是通过了由丞相提出的提案。

    显然在学习如何在议会中斗争方面,新的政治势力的反应速度,赶不上组织有序的官僚集团。官僚集团已经学会了如何拉拢议会势力为他们说话了,而他们跟士绅阶层的传统纽带还没有中断,显然他们渐渐将士绅阶层拉拢成了他们在议会中的代表。

    而新势力之间,内斗甚至多于合作,工会跟商会势成水火,帮会势力只顾自己。

    反应的是民间的争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工会在议会中试图通过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减少工作时间,商会则希望降低企业税率,降低进出口关税,商会不支持工会,工会不支持商会,双方互相拆台。

    在民间,他们的斗争更激烈,经济危机改变了他们,经济危机渐渐过去,而改变却留了下来,而且很深刻,很特殊。

    各种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的激烈,各种势力代表的权力,还没有达到平衡,此时正是中国力量最弱的时候。

    此时偏偏又是一个国际风云激动,政治格局多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