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节 南非废奴(1)

    第六百节 南非废奴(1) (第2/3页)

而是一些留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欧洲接受了当地的工人学说,回国之后,抱着一种人类最朴素的道德感,希望为工人争取利益,但早期不成熟的斗争方式,让他们的行为往往被当作帮会斗殴,对付帮会斗殴,皇帝的手段极为很辣,为了防备帮会传统的抽签决定死士的方式,皇帝出台的法律规定,先抓首领,然后骨干,最后才是直接参与者。这样许多早期的工会首领,就被这样发配到了非洲。

    虽然后三十年,非洲公司流放基地改到了自己直接统治的刚果河和尼日尔河流域之间的领地上,但五百万涌入南非王国的中国人,已经繁衍出了超过两千万的后人。这两千万人,可想而知不可能是纯种的中国人,流放的犯人主要是男人,即便有各别能将自己的家人也接到非洲团聚,绝大多数或者在十五年流放期满之后回国,或者只能在非洲落地生根,繁衍下一代。作为流放犯人,除非极个别能力确实出众的,绝大多数只能跟当地黑人女子婚配,所以五十多年间,非洲诞生出了一个两千万人的中国人和非洲人的混血族群。

    纯种的中国人有没有,也有。德楞泰当年带着少部分蒙汉八旗进入非洲,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黑人,两相对比之下,强烈的身份认同马上就出现了,跟满清入关之后一样,他们在种族消失的危机感之下,采取了严格的婚姻限制,严格限制满蒙族人跟当地黑人通婚,至于蒙汉之间的限制,其实在非洲,蒙汉族群已经将自己当作一个族群认同了。

    最早期的中国人,或者称为华人族群,就是这批蒙汉旗人。之后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经商、流放进入南非的中国人,同样开始分化,经商的,或者那些敢于冒险充当补奴队的悍勇之士,侥幸活下来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就成为有头有脸的上层,然后跟这些蒙汉旗人通婚。但更多的,还是积累了财富后,从国内借来家眷,或者从国内娶一个贫寒家庭的女子为妻,然后在非洲传宗接代,最后老的时候让子嗣继续经营,老夫妻则衣锦还乡。

    由于满蒙旗人数量太少,嘉庆还在伊犁的时候,就断绝了为德楞泰输送人才,当时进入南非的旗人总计不到五万,能撑过最初的创业期的,只有一辆万人,因此华人主体渐渐是后来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南非的移民,蒙汉旗人和保持内部通婚的上层移民华人一起持续扩大着华人群体。

    渐渐在南非王国中形成了这样四大族群,其中早期蒙汉旗人成为最早的权贵,他们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庄园,后来的华人移民则分化出富甲一方的富商,财雄势大的补奴队首领,和更广大的普通华人,这些人中蒙汉旗人和富商、补奴队首领阶层融合,形成一个权贵阶层,能够有余力保持自身血统,却达不到权贵的中产阶层,以及人数最多的底层华人。

    这样的上中下三级华人族群总计只有五百多万人,但却占据着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即便是最底层的华人,生活上也比其他族群更容易一些,类似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白人。这些华人主要生活在赞比西河以南的老南非地区,这个地区是德楞泰时代就扩张抵达的版图,有两成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是城市里的商人,官员,农场主等等,但他们都跟南部的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