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节 美国南北海战

    第六百零三节 美国南北海战 (第2/3页)

次于印度领地,是中国第二大棉花供应地。

    有印度领地、非洲领地甚至南非王国和埃及也在为中国提供棉花,让中国的棉纺织工业不至于原料缺乏到要停工,只是原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导致利润率下降和产量萎缩而已。

    中国和英国都能找到替代原材料,法国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法国本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棉花,法国的殖民地也不适合生产棉花,法属北非沙漠地形居多,因此始终面临着缺水的问题,因此种植粮食还可以,种植棉花就不合适了。结果受打击最大的,是法国脆弱的棉纺织工业,他们的规模本来就小,根本就竞争不过英国货,加上原料的影响,以及英国商品的冲击,导致大量法国棉纺织工业破产。

    法国立刻从欧洲第二大棉纺织工业国被德国超越,德国人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才拥有了成规模的棉纺织工业,紧接着得到了墨西哥,这几年他们在墨西哥的统治,让墨西哥跟德国建立起来了更紧密的关系,而且有意识的推动棉花种植,不但大量容克资本在墨西哥经营棉花种植园,黑奴用不了,印第安人不好用,他们还可以大量雇佣波兰人,美国内战爆发前,由于美国跟德国关系的紧张,德国就已经将棉花进口地从美国转向了墨西哥,之前因为墨西哥棉花价格高,德国的纺织品竞争力还不够,现在美国禁止了棉花外运,反而让墨西哥棉花的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德国棉纺织工业的竞争力,至少在本国超过了英国货,而且在欧洲范围内超过了法国货。最关键的是,他们之前就摆脱了美棉的依赖,让他们基本没有受到冲击,一直稳定生产,不但抵挡了英国商品的倾销,还跟英国商品争夺欧洲市场。

    所以南北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当然承受了巨大压力,可法国的压力更大,法国更希望南方尽快解除禁运。英法国内已经开始了是否正式承认南方联盟的讨论,纺织工业集团积极推动,官府也在积极回应,英法无限接近于承认南方。

    甚至发生了一次,南方派遣的外交使团,乘坐英国商船前往欧洲,结果被北方海军拦截扣押,英国发出了措辞严厉的召回,林肯马上道歉、赔款,释放英国商船,目的是不给英国人任何干涉的理由。

    美国南方信心满满,认为靠着棉花霸权,他们能让欧洲列强屈服,就好像后世他们的领袖以为凭借美国市场,或者美国高科技封锁,能让中国屈服一样。

    但突然中国发声了,开始抨击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希望南方废除奴隶制,恰好深受中国影响的南非王国宣布废奴,这更让美国南方陷入不利的国际环境。

    英法支持南方的舆论风险太大,而且这个风险已经不完全是道义风险,道义上,支持南方,当然有支持奴隶制之嫌,可历史上英国能为了鴉片贸易跟中国开战,大不了像鴉片战争一样,找一个贸易自由的假面具好了。而且他们找到了假面具,在话语权下,会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中国后世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