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节 皇太子对俾斯麦

    第六百零九节 皇太子对俾斯麦 (第2/3页)

问英国的态度,英国大使感到事态严重,他拿不定主意,迅速请示内阁。内阁紧急会议上,意见一时间也很难一致,有的认为英国应该积极介入,主导斡旋,让中国人渗透美国南方的计划失败,但对于是让美国统一还是维持分裂,英国内阁态度不一,强硬派认为,美国统一的威胁太大,美国有能力维持一个庞大的海军,而且他们的海军只能部署在大西洋,会成为大英帝国海军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主张维持美国分裂,保守派认为,应该允许美国统一,加强英国海军力量继续保持优势,然后跟美国结盟继续对抗中国。

    两派意见很难一致,唯一的共识是,绝不能让中国主导美国和平进程,英国必须采取行动。而此时俾斯麦提出了一个方案,由欧洲强国联合进行仲裁,或者可以邀请中国参加,或者不邀请。俾斯麦提出,德国可以作为美国和平会议的发起者,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

    俾斯麦的建议也没有解决英国的根本分歧,因为俾斯麦也没有表示支持分裂还是统一,只是先召开会议讨论。英国人认为,这是最好的避免中国单独介入美洲问题的办法,英国内阁甚至做出了可以允许中国参加这次会议的决定,因为他们认为,作为美国最大的邻国,把中国排斥在外反而更不利,用一个多国参加的和平会议约束中国,然后联合其他国家压制中国,这样避免直接跟中国单独对抗,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英国响应了俾斯麦的呼吁,宣布愿意参加在柏林召开的美国和平会议。

    英国响应之后,法国权衡之下,也决定参加会议。奥地利自然支持德国的外交战略;俄国表示愿意参加。英法俄奥纷纷宣布响应俾斯麦的呼吁,参加柏林会议。但此时有重要的两方却拒绝参加,一个是美国联邦,世界认可的美国合法政权,一个就是中国,皇太子执政的中国,拒绝参加欧洲国家主导的会议,反而认为美国问题不应该由欧洲国家决定。

    中国的决定让俾斯麦稍感意外,但并不感到沮丧,反而异常欣喜,这意味着,美国分裂已经注定。

    如果中国愿意直接介入,美国是没有任何再次统一的机会的,这对俾斯麦来说,目的就达到了。召开什么国际会议,目的也不过是维持德国的利益,俾斯麦并没有过多的挥斥方遒的野心。中国目前的态度,就算俾斯麦斡旋失败,美国也完蛋了。最恶劣的局面是,因为美国内战,中英再次走向直接对抗,因此爆发一场战争,打到最后,北方一蹶不振,英国退出北美,中国付出惨重代价控制北美,然后跟世界其他地区全面对抗。即便没有走向战争,德国的国际地位也必然大大提高,因为随着中国明确不支持柏林会议,英国反而会极力支持柏林会议,因为英国一定希望将美国问题交给欧洲仲裁,借此维持英国在美洲的最大影响力。

    只是中国皇太子为什么不参加这次柏林会议呢?

    如果是中国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派人去参加,皇帝其实并不在乎这种虚名,他要的是实际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