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节 战后新局势

    第六百一十五节 战后新局势 (第2/3页)

且由于战争中中国的援助,战后他们只能加强跟中国的联系,一方面是出于北方威胁的安全考虑,他们需要有一个强国保护,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中国的支持,进行重建。

    当然这种加强联系的程度,还到不了结盟的程度,但不可避免的,中国对新成立的美利坚联盟国的影响力,将超越其他任何国家,而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跟英国的关系,则不可避免的疏远了。

    支持南方重建,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没多大负担,因为不过是给他们提供担保,让他们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借债。在偿债能力上,联盟国甚至要好于联邦,因为北方虽然经济实力更强一些,但缺乏对冲外债的出口商品,经济虽然落后,但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棉花诚然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出口国,但在烟草、甘蔗等领域也不可小觑。北方却只能出口粮食,其他工业品由于人工成本太高,完全没有竞争优势。

    甚至,如果中国不提供贷款,其他国家也很乐意跟南方做这笔金融生意。

    美洲毕竟是一个边缘地带,美国退出大国竞争行列,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限。

    世界大格局依然是中英争霸,而且双方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双方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海军技术竞赛之后,技术储备其实都已经达到了大规模制造铁甲舰的水平,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技术方向,才没有贸然向某种技术投注,美国人的试验证明了,铁甲舰的未来就是更厚的装甲和更大的火炮,是旋转炮台结合重甲,而不是火炮数量。

    于是美国战争结束之后,中英双方的军备竞赛正式开始。

    而且因为美国战争中北方海军迅速扩张对英国的刺激,英国人发觉,他们的海军优势,不但对中国不构成优势,甚至连自认为安全底线的大西洋,也不能保证绝对控制,美国这样规模的工业强国,已经有能力在短短两三年之内,打造出一支超过英国的海军舰队,这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英国开始制定计划,要让英国的存量海军数量,让其他国家倾尽全力也无法在短期内追上,他们计划建造和改造240艘新式炮台旋转铁甲舰。

    中国制定的造舰计划则是,英国人造一艘中国就造两艘。

    中英军备竞赛开始之后,其他有野心有能力的国家迅速跟进,欧洲一些国家发现,他们跟英国的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既然铁甲舰的方向已经确定,各国也不缺技术,那么此时迎头赶上,是有机会在海洋上分享英国的话语权的。

    法国人没兴趣进行军备竞赛,有限的军费都用于维持庞大的陆军,防备德国或者谋求向德国复仇,但建造一批紧跟时代的铁甲舰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法国决定建造和改造80艘铁甲舰,维持法国欧洲第二海军的地位。

    已经恢复了国力,并在自由经济下快速发展了十几年的俄国认为,他们的海军规模不应该小于法国。

    奥地利这几年国力下降,但主要是因为二元政治机制下的动员能力下降,综合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