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节 消耗战时代

    第六百二十六节 消耗战时代 (第2/3页)

尽管只是低矮的丘陵,但在防御工事的防守下,付出多少伤亡都很难打下来,也不得不转入防御。

    这时候奥匈軍队的到来,解了康斯坦丁的燃眉之急,当确实抵挡住了敌军的进攻之后,康斯坦丁决定泛起反攻,他是要做整个俄罗斯的沙皇的,不能割据在乌克兰。反攻初期,康斯坦丁确实得到了一些战果,他迅速将尚未转入防御的乌拉尔军赶到了俄罗斯高地上,但还没有完全占领这片丘陵地带,重新兵临莫斯科,乌拉尔军也学到了堑壕战术,中国人士兵挖掘的战壕比康斯坦丁軍队更密集,结果康斯坦丁的反攻也结束了。

    双方开始寻找和摸索新的战术,以求打破僵局。重炮密集轰炸,步兵集中突击的战术,很快被发明出来,但敌人的防御阵地立刻就进行了改进,一道阵地往往有三道甚至更多道平行的战壕组成,当敌人以巨大的牺牲拿下第一道战壕的时候,发现面前还有两道敌人的战壕,继续突进已经无力,撤退又不甘心。结果就是双方的战壕越来越进,有时候就隔着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对峙,狙击战术也应运而生。

    俄国战场彻底转入相持阶段,开始以消耗武器弹药和人命的消耗战阶段。

    还在进行大规模运动战的,只有南欧战场。

    因为意大利跟奥匈帝国围绕威尼斯地区展开了反复拉锯之后,也很快就学会了堑壕战。

    奥匈帝国看不起意大利是有道理的,在单兵素质,軍队素养和指挥能力上,奥匈軍队确实高过意大利一筹,但这种差距还没有二战时候那么明显,因为这个时代的机动性还没有二战时候那么高。一战时期,意大利軍队虽然没有战胜奥匈軍队,但意大利还是能够在边境地区发动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尽管十二次都没能攻破奥匈軍队的防御,可意大利人也没有后退。

    因此在威尼斯争夺上,双方发生了反复的争夺,大炮将一座历史名城彻底摧毁,最终意大利守住了威尼斯城区,因为有法国海军的封锁,让意大利海军可以炮轰这里,而奥匈海军却被迫收缩在阜姆港。

    然后意大利人也找到了堑壕战的奥秘,开始跟奥匈軍队打起了消耗战。

    南欧战场上,巴尔干帝国軍队一直在进攻,主力已经攻占了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南方和东方,配合多布罗加的乌拉尔軍队攻占了摩尔多瓦,并且达成了协议,摩尔多瓦的黑海沿岸地区,割让给多布罗加王国,大部则并入瓦拉几亚公国。

    在多瑙河下游地区,则是保加利亚軍队跟奥匈軍队你来我往,奥匈试图收复西瓦拉几亚,并趁势收复整个瓦拉几亚。保加利亚则试图保住西瓦拉几亚,至于多余的领土他们没兴趣,因为不可能得到,在往北推进,要么是侵入塞尔维亚,要么就是夺取匈牙利王国领土,都没太多可能。

    因此立于守势的保加利亚軍队,也渐渐摸到了堑壕战的法门,开始转入堑壕战。

    瓦拉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