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节 最大的输家是谁

    第六百二十七节 最大的输家是谁 (第2/3页)

发的土地已经消耗殆尽,已经开始向外输出资本,目前主要向萨塞洛尼基地区输送。皇帝有能力让一部分雅典资本输送到布尔加斯和加拉茨,这样让皇帝直属领地的发展速度更快,让皇帝直属领地在各国的经济地位大大增加,通过经济联系,让各国都离不开皇帝,而皇帝作为帝国的纽带,会让帝国更加稳固。

    其实瓦拉几亚倒还不用担心,还有特兰西瓦尼亚这样一块狗骨头吊着瓦拉几亚人,但保加利亚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支票兑付,西瓦拉几亚这块多瑙河平原,会让保加利亚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没有了野心,也就没有了对帝国的依赖,这让继续将保加利亚维持在巴尔干帝国内部相对困难了一些。所以皇帝开始重点支持布尔加斯的发展,这里是巴尔干帝国境内,唯一一块位于黑海的出海口,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

    皇帝决定通过铁路,将希腊、瓦拉几亚和保加利亚的铁路网都汇通道这里,让这里作为帝国在黑海的出海口,获得整个帝国的物资支撑,加快发展速度。

    巴尔干帝国皇帝信心十足,雄心万丈,他觉得他的帝国才刚刚起步。通过这次战争,巴尔干的领土大大增加,领土面积已经是意大利的两倍,人口则增加了500多万,让巴尔干帝国成为一个1800万人口的大国。

    堪称这次战争最大的赢家。

    有赢家自然有输家,

    奥匈帝国输的极惨,威尼斯地区被意大利夺走,西瓦拉几亚被保加利亚夺走。

    原本他们参战的条件是,康斯坦丁将摩尔多瓦公国主权转交给奥匈帝国,结果摩尔多瓦大部被并入了瓦拉几亚公国,南部临黑海沿岸被并入多布罗加王国。

    奥匈帝国在谈判中拿回来的一些利益是,他们跟巴尔干帝国以喀尔巴阡山脉为分界,成功让巴尔干帝国让出了喀尔巴阡山山脉北麓地区,双方以分水岭为界。

    奥匈帝国是最大的输家吗,其实也不是,最大的输家当然是俄国。

    在激烈的谈判之后,女沙皇和康斯坦丁的代表都坚持他们才是俄国合法的沙皇。都宣称对整个俄罗斯帝国拥有主权。

    这不但造成了俄国事实上的分裂,而且女沙皇为了让波兰軍队退出俄国领土,被迫接受了将整个立陶宛和半个拉脱维亚割让给波兰,换取波兰从占领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以及俄国领土上撤退,双方领土大致上从涅曼河调整到了道加瓦河,只是俄国成功保住了上游的白俄罗斯地区。

    女沙皇和康斯坦丁尽管寸步不让,但争执的也不过是一个头衔,双方最后也不得不接受一份停火协议。以目前的占领区为界,双方无限期停火。但这不是和平协议,双方都认为对方非法的情况下,战争随时会打起来,只是双方目前都没有找到打破战争僵局的方法而已。

    因此基本上形成了,康斯坦丁控制乌克兰,女沙皇控制俄国其他领土的分裂局面,一个持久分裂,且互相敌对的俄国,甚至比让女沙皇和康斯坦丁任何一个人统治整个俄国的局面都更糟糕。

    俄国将陷入持久的内部对抗过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