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第1/3页)

    开战一个月之后,中国并没有进行总动员,陆军常备军开往印度、美洲战场,但在西北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局部动员,黑海地区、哈萨克等边疆地区进行了动员,将一百万后备军征召起来,防备边疆安全。这足够了,因为除非女沙皇或者康斯坦丁被英法拉拢,突然向中国西部地区进攻,否则中国西部不可能发生战争。而女沙皇一方面跟康斯坦丁互相牵制,另一方面,俄国内战之后,俄国跟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乌拉尔王国为俄国内战付出的30万条性命不是白付出的。

    可以想象,这场战争进入中国本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陆战,大概率只会发生在印度和北美。

    在印度,非洲公司统治下的公司印度进行了总动员,此时公司印度包括印度河流域和东孟加拉地区,人口高达1亿5千万,英属印度人口虽然更多,高达1亿8千万。可是这些年英属印度人口几乎没什么增长,而公司印度的人口却在这三十年中增加了一半,增长势头跟中国差不多。

    这主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统治方式,英国是残酷的榨取制,尽管也推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后世被印度某些公知感恩戴德,但主要是榨取为主。中国虽然也从印度取得利益,但统治方式不一样,中国在这里推行的是更彻底的政治改革,可以说公司建立的大一统制度,从上到下一个行政机构,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英国则保留了大量的土邦王公,尽量不改变当地的传统政治结构,利用传统统治阶层帮他们掠夺财富。

    两国不同的统治方式,不能说谁更高明一些,只是统治理念不一样。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说,英国甚至高明的多,因为这些年,英国尽管从英属印度榨取的财富更多,可英属印度总体的政治秩序反而比公司印度更好。公司印度在推行行政改革过程中,遭遇的叛乱更多。经济上甚至有好几年是赔钱的,不但从印度收取的税收无法支持行政费用,甚至贴补了数百万英镑的军费。

    可从整体效率上来看,公司印度显然更高。取得的利益较少,不是公司印度产出比不上英属印度,英属印度在英国各种政策下,工业遭受巨大打击,传统的棉纺织手工业破产,现代棉纺织业则在英国和中国产品冲击下,在英国纺织品高税收政策下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而公司印度,则相对有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尽管也受到中国和英国纺织品冲击,织布在这里没有市场,可纺纱还有不菲的利润,因此棉纱这种初级加工业规模可观。

    英属印度跟公司印度同样以农业经济为主,英属印度农业经济化程度更高,棉花、黄麻、靛蓝、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极高,导致英属印度这种近半土地都是耕地的地区,竟然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公司印度的农业经济化水平较低,政府推行小农经济,虽然农业附加值很低,人均也不高,可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同时让公司印度有一定的工业水平。

    不同的统治方式,最终是需要碰撞一下来检验的,而这一次中国完全占优。

    首先非洲公司从中国移植的郡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