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历山

    第二十六章 历山 (第2/3页)

    历山不高,盘旋的台阶一路走来,陶灼华却出了一身汗,不觉手扶着阑干拿手帕扇风,暗忖自己十岁的小身板的确体力不济。

    举目往前看去,两侧佛像悲天悯人。几十级石阶之外,汉白玉佛龛中一尊金佛慈眉善目,安静地俯瞰众生,眼神慈醇而又博爱。

    守着一堆下人,苏世贤便想扮演他的慈父心态。他停了步子招呼陶灼华,又贴心地问她要不要乘坐滑杆,瞧着陶灼华婉拒之后,自己也不坚持,命人在一旁凉亭间摆下香茗与果品,指点着当年舜帝耕种的地方,与她讲起舜耕历山的典故。

    舜帝纯孝,天下皆知。陶灼华波光淋漓的双目轻轻流转,似是听得极为用心,却忽然悠悠一叹,轻轻说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怜夕颜知道这些道理委实太晚。往日只晓得淘气,如今母亲已然做古,纵然有心也是无力。大人您通古博今,当年必定纯孝,想来不必如夕颜这般追悔莫及。”

    苏世贤只觉得面皮发胀,牵动心间一阵一阵的苦涩,呢诺了半晌,方低低说道:“你的祖父母在我年轻的时候便过世,那时节家里赤贫如洗,父亲又一心功名,大约还不如你。”

    提起父母,苏世贤心里唯有满满的歉疚。为了供他读书,父亲长年在码头帮工,染了一身的病症。母亲替人家洗衣刺绣,为了节省一点灯油,夏日点着艾草照明驱蚊,才三十出头便熏坏了眼睛。

    父母二人供他一心读圣贤书,指望他能光宗耀祖。他果然扬眉吐气,中了乡试头名秀才,只可惜父母积劳成疾,先后撒手人寰。

    那时苏家没有墓地,苏世贤无钱购置父母的梓棺,只能将父母的尸身一把火烧成灰,寻瓦罐盛了,孤零零葬入无主的荒山。

    还是与陶婉如成亲之后,苏世贤手上有了银子,才正经替苏家买了块墓地。栽了些苍松翠柏,寻了个看守墓地之人,又重新请和尚做了法事,将父母的骨灰迎入苏家墓地,也算落叶归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