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证据

    第三百三十七章 证据 (第2/3页)

心。”

    事隔多年,德妃娘娘自然晓得举证的不易。便是有杨嬷嬷指发誓,谁又能断定这指甲与头发的真伪。宫中太医到不是不可信,只为着他们性子拘泥,又会投鼠忌器,只怕会在谢贵妃与自己这里摇摆不定。

    长春宫那位的吃相太难看,已然触动了德妃娘娘的底线。都说为母则刚,只要一想到两个儿子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德妃娘娘便觉得再也不能姑息。

    她轻笼着繁复的苏绣夕阳红云锦宫裙,将宽袍大袖微微一展,眼中寒芒点点,都化做隐忍的怒意。转过头去对着陶灼华说道:“今次少不得又要麻烦三娘子劳累奔波。你给她去封信,就说本宫这里又遇到了难题,今次非她莫属。”

    陶灼华轻轻颔首,应下了此事,请杨嬷嬷将油纸包好生收起。

    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有些刹不住车。先皇后与谢贵妃当年从情如姐妹走到势同水火,不晓得这里头还牵涉到怎样的旧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德妃轻叩着汝窑白瓷甜花的茶盏,要杨嬷嬷细细道来。

    有些话在心里藏了多年,此时才能一吐为快,杨嬷嬷到没有半分隐瞒,目露沉思追述起了从前。

    她冲德妃与清平候夫人行礼道:“此事说来话长,娘娘您也晓得昔年皇后娘娘与谢贵妃两位是同一天抬起宫来,打从待字闺中便是好姐妹,与从前的昌盛将军夫人三个本是手帕交,时常有些往来。”

    陈年旧事,德妃娘娘略知一二。她与先皇后和谢贵妃其实是同一批入宫,碍着娘家的地位不及她们尊贵,只得屈居人下,做了小小的顺仪。

    那时昌盛将军戍守边关,常年不在京中,叶蓁蓁的母亲为了排解久居深宅的寂寞,时常入宫与先皇后和谢贵妃叙旧。便是那时节德妃已然熬到嫔位,她们这几个从前的闺中密友相聚时,却从无德妃娘娘一席之地。

    德妃娘娘不屑逢迎,颇有些春兰秋菊的傲骨,便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