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千里奔袭,直取绵竹!

    第七百四十六章 千里奔袭,直取绵竹! (第3/3页)

  “斜谷关竟然都被破了?那岂不是说,剑门关也……”涪城城主浑身都冒出了冷汗。

    剑门关的巍峨险峻,众所周知。

    没有至少三五十万的悍兵,根本就奈何不了这座雄关。

    “景谷道方面,至少有商国精兵十万,褒斜道方面,也至少有商国精兵三十万,这可是合计四十万大军啊!而且这还仅是我们预估的最低数值。”洱隆手脚一阵发凉。

    望着眼前的西南地图,洱隆一番分析,更加觉得商国的目的,是打算在涪城合兵一处,继而南下,绕到玉莫谷后方,从而对尔玛军团形成合围之势。

    涪城一旦被破,则前去玉莫谷的道路,就将一马平川,再无险关可守,尽都是些小城、小部落。

    “一旦左相兵马全军覆没,则我古羌国……危矣啊!”洱隆吸了口凉气。

    尔玛麾下的军队,尽都是羌氐的精锐。

    一旦这股兵马全军覆没,对于古羌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涪城城主眉头微皱,轻声道,“其实下官一直有所怀疑,根据早前我们刺探的情报所示,青龙关内的兵马,总共也就一百多万,除了留下三十万兵马戍守青龙关外,商王总共能调派的兵力,也就一百万左右。毕竟不论是犬戎还是西周,对于商国来说,都是不得不提防的大敌,如今商国主力,都被牵扯在了神龙山附近,这商军怎么会一下子凭空又变出四十万大军呢?”

    “现在想这么还有什么用?要怪,就怪那些搞情报的探子严重失职!连商军兵马多少都打探不清楚,朝廷养他们有何用?”洱隆愤恨道。

    “快取笔墨来,本将军要亲笔上奏王庭,派兵来援!”洱隆低喝。

    左右应诺,搬来桌案,铺好了竹简和笔墨。

    ……

    ……

    “启禀大人,王庭来信了!”褒谷关内,下人捧着一卷竹简前来。

    多大人和褒谷关守将连忙将竹简在桌案上铺开。

    “王庭竟然要我们立即撤往涪城?”多大人一讶,感到有些意外。

    “对了,本将军明白了。这商军之所以突袭景谷、褒斜和金牛道,目的就是想要在涪城合兵一处,绕到左相撤退之时的必经之路———玉莫谷的后方,与敌军位于神龙山的主力兵马,形成合围之势……”褒谷关守将‘后知后觉’道。

    “这是一步险棋,可一旦成功……”多大人也是吃惊不已。

    “报———”这时,一名羌兵满脸惊慌的跑来,“将军大人,商、商军攻城了!”

    “这么快?”多大人一惊。

    “他们有多少兵马?”褒谷关守将问道。

    “大概三五吧!”

    “三五万?这些人必定是商军的先头部队!不然他们不会如此嚣张,才三五万人,就敢进攻我褒谷关!”褒谷关守将如是道。

    “撤吧,赶在商军主力没有抵达前。”多大人说道,这几日他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已无心恋战。

    毕竟,商军实在是太强大了,不声不响的就“攻克”了剑门关,一路更是势如破竹,这股凶悍,实在是让人胆寒。

    就这样,孔宣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再度拿下了褒谷关,从此将褒斜道彻底掌握在了商军手中。

    同时也对剑门关形成了合围之势。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孔宣命令徐盖领精兵一万,驻守斜谷关和褒谷关,随后命土行孙为前锋,领轻骑五千,火速驰援绵竹。

    ……

    ……

    万里之遥,剑门关上空,有血气漂浮,经久不散。

    可想这里战斗的惨烈。

    “这帮殷人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才十几万兵马,就敢攻打我剑门关?”剑门关守将挎着佩刀,一脸轻蔑的望着城下,再度鸣金收兵的商军。

    “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等击退了这伙商军,本将军会亲自为你们向王庭请功的!”剑门关守将大声笑道。

    “你们在这里盯着,本将军先回去歇息一会儿。”

    “将军辛苦了,您就放心歇息吧,别说是十几万商军,纵然是三十万、五十万商军,也别想攻破将军您镇守的关隘!”一帮下属谄媚着笑脸,纷纷恭维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