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医工

    第七三一章 医工 (第2/3页)

,好半天才说:“您没向崔阁老提起医工和药材的事吧?”

    西昌伯恨不能把押粮官劈了,不对,这也不是押粮官的事,这是崔世纶那废物的问题。

    这种大仗硬仗,死伤无数,只靠随军的医官哪里够用,何况军队能带多少药材,用一点少一点,因此每逢战事,都会由太医院的人带领大批医工前来,这些医工有太医院的学生,也有在民间招募来的,有医工有药材,才能让伤兵尽快伤愈复原,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死的也就死了,如果还不能挽救伤者,那么有多少兵士也不够用啊。

    这是常识,一向都是由兵部统一安排的。谁能想到崔世纶连这个都没有想到呢。

    其实崔世纶也是懂的,他在五军都督府多年,这种常识肯定知道。只是这一次因为军费和兵力的问题,他焦头烂额,下面的人没有提醒,西昌伯也没有主动上折子,崔世纶便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伤兵越来越多,即使现在要人,等到太医院的人赶来时,早就死了不知多少人了。

    无奈之下,西昌伯派人在山西招募医工,这是死命令。

    刚开始连招几天也无人前来,西昌伯急了,派人去各药铺医馆抓人,至于药材,初时还买,后来索性连同堂医一起带过来,打张白条先赊着。

    整个山西人人自危,很多药店连夜关门,掌柜的连同大夫逃出城去。

    而四时堂早在展怀和霍柔风出征的时候,便在整个西北只保留了陕西的生意,就连霍家商队也改了路线。

    西昌伯的人去抓大夫,首先想到的就是四时堂,可是去了以后才知道,早在两个月前四时堂就关门大吉了,据说东家觉得生意不好做,药材也运不过来,就把生意先停了。

    那时山西的同行还觉得奇怪,现在看来四时堂是太有远见了。

    被抓去给伤兵看病倒也无妨,最让药铺和医馆无法忍受的就是赊帐。

    军队赊帐和明抢没有区别,难道还真有人以为这些买药材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