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一样的解读

    第322章 不一样的解读 (第2/3页)

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因为福利院的老人们,让王哲对历史了解的更真实也更残酷。

    他了解的远超历史书上那些,远超历史课堂上讲述的那些不够残酷的事实,所以他才会写出《驰水传奇》那样的小说。哲少的《驰水传奇》就是参照史实,按照福利院老人们给他的解读,写出来的作品。

    老人说起当年眉飞色舞:“1935年3月21日,红军第四次渡过池水,开始了当年擒贼先擒王的斩首行动。太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面下令小部红军大张旗鼓地北上,一面却率主力昼伏夜行,秘密南下奔袭光头所在的黔阳。在这一过程中,太祖迫使光头按照红军的意图三调滇军,为红军进军云滇省让开了路。”

    直捣黄龙府!说得容易做的难啊!联想到当年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王哲真的为当年的太祖叫好。当时我军残存军力甚至不如对方一个整编师,而当时光头聚集了十几倍的优势兵力围攻剿杀。

    就是这样巨大的差距,那一代老人们上演一场载入史册的胜利大逃亡!从中央根据地被迫离开,一路血战最后残存十不足一,却依旧上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戏码。

    那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却绝非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不也是千里奔袭擒斩敌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就是一部战争艺术史,能够把战争打造成艺术的,全世界也只有华夏帝国。从《鬼谷子》到《孙子兵法》,从《黄石公三略》到《六韬》,每一部军事著作都成为举世经典。

    “第四次渡池水是太祖平生得意之作!”老先生神采飞扬,仿佛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毫无疑问,太祖在军事上以弱制强,把光头玩弄于股掌之上,把红军带出了险境,显然是太祖感到得意的主要原因。”

    感情第四次才是真正的军事大家做派,难怪和福利院老人们探讨的时候,总觉得四渡池水河味道不对劲,原来是自己见识浅薄。

    把四渡池水河割裂开来,才明白那是不同的领导人,在不同的指挥思想下达成的战略目标。由此也就解释清楚,为什么那一代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