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雷霆之怒

    第五十一章 雷霆之怒 (第2/3页)

见的时候,毕竟东盛国现在因连年天灾,导致百姓颗粒无收,食不果腹。生活已是水深火热,又被加重赋税,更可谓是雪上加霜。

    国师大肆挥霍国库,借修筑尚月台一事贪赃枉法。武韦帝却视而不见。朝堂之上更是被国师安插了大量心腹,贺斌若离开长安,受益者自然是国师。

    贺斌早已是国师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恨不得将贺斌调离长安城,这样一来。他便少了一个威胁,日后更是肆无忌惮,到那时长安城内都已是国师的心腹。

    万一国师图谋不轨,武韦帝可调用的将领又远离长安城千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到那时长安城岂不是很容易落入国师之手。

    于是皇后急忙道:“母后,贺斌万不可离开长安,贺斌乃相国之学生,一生忠烈。与相国曾久经沙场,虽然平叛乱乃最佳人选,可若贺斌离开长安,长安若遭奸人趁虚而入该如何是好?”

    “臣妾以为,东盛国可派使臣前去土方国议和,送其厚礼。并向其道歉,给土方国一个退一步的台阶,先稳住阵脚,待日后民生修养完善,再讨伐土方国为时不晚。”

    太后却不以为然,东盛国乃中原第一大国,何曾如此软弱无能,向弹丸小国低头,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丢尽东盛国的脸。

    于是异常愤怒道:“哼!道歉?议和?土方国使臣毒杀我龙孙,气焰嚣张。我堂堂东盛国岂有向其低头的道理?”

    皇后急忙又道:“母后,龙子一事还存有诸多疑点,不可因御医一言就妄加断定确为土方国所为啊!母后还需严查此事,不可让真凶还在逍遥法外……”

    一听此话,太后更是不悦,一挥长袖道:“若儿不必多言,老身虽然已是花甲,但不糊涂。东盛国绝不是胆小怕事之国,列祖列宗的威严更不能被玷污。小小土方国老身倒要看看他有何本事,敢与我东盛国百万雄兵抗衡。”

    皇后急忙又道:“母后,如今东盛国已非昔日,已是内忧外患。不可不慎重啊!贺斌将军若远离长安,长安的安危谁人来守护?”

    “若奸人趁虚而入又当如何是好,国师在朝堂之上安插心腹,排挤良臣。相国被残害,姜炳被逼咬舌自尽,这些昔日为东盛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良臣,已所剩无几。”

    “这种种一切难道母后不知其中原由?国师妖言惑众,修筑尚月台。其目的居心叵测,难道此人就如此另母后,陛下信任不成?”

    太后虽然知道国师修筑尚月台另有目的,更清楚相国,姜炳等人的不幸遭遇。可是此事皆由武韦帝所为,当时自己不管不问,是因为他俩的遭遇,关系不到东盛国真正的安危。

    再者武韦帝毕竟是天子,他即使做错了。太后也会去袒护他,这天下也不是她太后可以作主的,她更无心干政,这次不同。事关东盛国她便不会置身事外。

    皇后所言虽然不无道理,但太后此刻绝不会认同。皇后如此言论,实在另太后有些愤怒,于是不满道:“若儿,天下之事,朝堂之事。还轮不到你我指手画脚,纵使对错你我也无权干涉。陛下自当明断,至于相国,他无视龙威,才糟此惩戒。国法难容他罪有应得。”

    “姜炳办事不力,畏罪自杀。岂能怪他人,若儿你身为皇后,就要尽皇后的职责,这朝堂之事母后还是奉劝你一句,不要多问,也不要涉足其中,否则母后也保不了你。”

    武韦帝站在一边,本来就对皇后异常不满,又听闻她此言,话里话外明显有责怪自己的意思,虽指国师,实则是再暗骂自己昏庸无道,滥杀忠良。

    太后此言,武韦帝听的出来。她是在替自己说话,维护自己的威严。太后话音刚落,武韦帝就不满道:“皇后此话何意?国师对朕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为修筑尚月台,国师可谓是劳苦功高,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