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忆往昔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章 忆往昔 (第1/3页)

    对于杨弯的疑问,王德亮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反倒是故作神秘的弯腰前倾,一副法不传六耳,密不宣八方的样子。杨弯也是个妙人儿,识趣的凑到跟前作洗耳恭听状。

    杨学文一行三人就站在王德亮的身侧,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俩一身乡土气息,却身怀影帝级演技的牛人故作神秘互相捧哏。而周遭的老少爷们儿果然也不负众望的,一个个竖起了耳朵,准备听听他王德亮到底有何高论!

    王德亮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而且他似乎对自己吸引了周边大人小孩的注意力十分满意,惬意的清了清嗓子,这才不紧不慢的说“眼巴前这户人家姓刘,别看现在破落,解放前那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户!知道村里的小学吧?小学旁边的那杨姓祠堂你也知道吧?以前呀,那可都是人家刘家的老宅子!”这声音洪亮的程度,不像是密谈,反倒像是后世的教授对着一干人等在做演讲!

    杨弯适时的表露出惊诧的表情,王德亮则是表露出一种挥斥方遒的意态,像是与有荣焉的样子。

    旁边有村民不耐烦的打断王德亮莫名其妙的自豪“我说王会计,你说的这些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谁不知道?能不能捡点新鲜的说?”

    屠谷村北面是马鞍山,村民们居住的院落沿着马鞍山脚横竖齐整、鳞次栉比的延绵3里有余,村子西侧是屠谷河,屠谷河源头是老爷岭,延绵100余里汇入汾河,村子南面则紧靠着县道八一路。

    屠谷村全村八百多户,小五千人,也算是县城周边小有名气的大村子了。屠谷村小学和附属小学的幼儿园一共有学生五百多人,光小学校园就有六七亩地。

    杨姓是屠谷村的第一大姓,人口占屠谷村的4成还多,杨祠堂是村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红瓦琉璃、雕栏画栋,虽说岁月侵蚀加上保养不善,祠堂略显破败,可站在祠堂前的大槐树下仍能感觉到一股恢宏大气。

    杨祠堂的旁边是一个高约6米的贞节牌坊,牌坊脚下蹲着四只大小一致又形态不一的石狮子,狮子头早就被人摸的光可鉴人了,前一世的杨学文小时候没少在这儿爬上爬下。

    小学校园加上杨祠堂,整体面积怕得将近十亩了,这样的大院子,即使放在民国年间,在十里八乡也是赫赫有名了!

    王德亮是个老烟枪,年轻时候抽旱烟袋抽惯了,所以他抽烟的姿势很别致,他的烟不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而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指头捏着。

    王德亮狠狠的吸了一口指间的大前门,吹出一个大大的烟圈,不屑的瞥了一眼插话的村民,“你个瓜娃子,知道个毬,想听老子讲古,就悄悄地别聒噪!”

    那人想来早就跟王德亮混的烂熟,闻言也不着恼,反倒是嘻嘻哈哈的顺手抢过王德亮手里一口气下了半截的烟头,顺势蹲在王德亮身旁,大口吸了两口有着过滤嘴的高档烟,舒爽的吐出浓浓的烟雾,示意王德亮继续。

    杨弯肉痛的继续递上一支大前门,划然火柴,双手聚拢给王德亮点上。王德亮轻轻的拍了拍杨弯的肩膀,对这个年轻小伙子的眼力见儿很是满意。

    王德亮继续讲道:“刘家老爷子是晚清时期的举人,曾官至从五品并州府通判,那可是相当于现在副市长一级的人物。刘老爷子出生寒微,为人却极为精明,所以一路官运亨通。他早年育有一子,他的儿子也遗传了刘老爷子的精明强干,打小就聪明过人、文武双全,可他却没有学到老爷子‘和光同尘’的本领。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河东省被阎锡山把持,已过知天命年纪的刘老爷子急流勇退,回到家乡就置办了这么一大套院子。当时刘老爷子的大儿子将将二十出头,有本事的年轻人嘛,怎能甘于这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