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成就

    第十五章成就 (第2/3页)

受到人道的辖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还是在人道的领域打转。

    人道也在天道之中,概因这社会也好,人类也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整个人类,如果算上猿猴进化,不过数百万年,如果算上文明,无非几万年,对天地来说,区区渺小尘土而已。

    因此整个人类,是处于天道之下的一个竞争个体——如此渺小,当然是势必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人类为了求生存和展,对自然界,或者其它动植物,什么时候考虑过道德和仁爱呢?

    道德不过是人类内部为了减少消耗,为了维持合力而产生的东西,而规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美,有所不美,有所崇,有所禁,并且形成上下等级,以及人际关系,这就是人道了——人道者,在于服从社会秩序,在于和睦人群,一个人是无论怎么样也不可能推翻整个社会,或者否定整个社会,所以社会允许个人竞争,允许合作,允许个人追求力量,但绝不会允许一个能力太强而出社会控制的存在。

    修道者来说,这六点都不明白,还搞什么呢?

    之所以踏上修道这条路,不就是为了摆脱人道的限制吗?

    人道渺小,天道浩茫,修天道的道人,正是为了从这错综复杂的人道关系之中脱出来,至少,是一定意义上的摆脱限制,因此,从修道的那一刻开始,修道者就算力量再微弱,但是从精神上来说,已经不属于人类的一份子了,而是一个新种族,新形态,甚至于走到极致一人号称一个种族也不为过。

    换言之,修道之人,这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他或者他们,是不参与人道内部的纷争的,是与整个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

    如此,人类的道德,便不适用于修道者之间,将两者视为不同的国家,或者视为两个种族,一国或者另一个种族的道德规则岂能管束得到别国或者别的种族上?

    这就是修天道的修行人,在精神上脱于人类的根由,也就是那位绰号“教主”的作家引用的“帝力于我何加焉”真正的含义。

    伟力归于己身,正是修道的目的所在,也是为了脱人道所必要的条件。

    修成阴神,就有了傲视古今的本钱,已经初步摆脱了人道大部分的限制。

    任凭你朝代更替,与我何干?

    真道人,无所畏惧,我辈修行人,何惧官府、鬼神、天庭、阴司?

    修行的目的,正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这世间任何拘束,真正的达到自在逍遥!

    所以寻常人看来,真道人大多性情古怪,相当冷漠,更丝毫不讲人情,其实不是如此,只是他们活得更加真实,也更明白世界的本质,所以儒家所谓道德文章不能拘束,天条阴律不足畏惧,鬼神幽冥也不放在眼里,皆因为这些都是修天道的道人一心要脱的“人道”范畴。

    “吾道渐行渐远,任凭前路风刀霜刃,万人唾弃,口诛笔伐,也是一人独行。”

    把握着此刻一点明悟,林正阳低吟着,心中生起一种淡而纯的幸福,随后身中毫无掩饰地放出光辉。

    一轮满月轮,显现在身后,此时正是好时机。

    清澈的白光放出,最后的一点阴渣,也在此刻烧尽,阴尽,阳生。

    周围似乎顿时暗了下来,整个天地间唯有林正阳这个大光源。

    静悄悄的,好似天地在此刻停滞,一片静谧,就连时间都好似停顿了下来。

    一点阳火,悄无声息地,在月轮之中引燃。

    虽说无声无息,但是林正阳却仿佛真的听到了“噼啪”声。

    随后,阳火猛地燃烧起来,将光亮皎洁的一人高满月光轮,彻底覆盖,化作一轮熊熊燃烧的大日。

    这不是阳光劫,而是阳化劫。

    阴渣褪尽,自然阳火生,灼烧道性,拷问道心,谓之阳化之劫。

    此劫过得去,自然转化阳神,从此长生逍遥,没有寿命大限,除却一千三百年一次的大劫,再无别的限制。

    过不去,自然身死道消,一点元神或能逃出,重入轮回,更多的可能还是就此消散于天地之间。

    阴神不是肉体凡胎,没有痛苦,也不会晕厥,就算是再怎么不适,也必须强撑过去。

    林正阳此刻感受到自身好似化为了一个大火球,不断地燃烧着,烧去了那些极其细微的,潜藏很深的残渣,就算是再怎么皎洁的满月,其实仍然是带着阴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