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麻烦

    第十六章麻烦 (第2/3页)

  天有二日的事情,他怎么会不知道?

    十三司在金陵一带的探子连夜跑死了三匹好马,把消息传到了他的手上。

    不管怎样,这都是不祥之兆。

    总是要想办法,将此事掩盖过去。

    深吸了口气,杨业开口道:

    “朕,意欲征伐高句丽······”

    黄门侍郎裴矩上前道:“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

    随后,十几个亲信大臣纷纷出列附议。

    于是,隋帝亲征高句丽。

    大败亏输,死伤三十万大军。

    二次亲征高句丽,恰逢杨玄感造反,挥师回国平叛。

    三征高句丽,高句丽国王请降。

    连续三年的征战使隋数十万人丧生,“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引起隋朝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

    三征高句丽后,精锐丧尽,隋帝无力镇压各地民变,民心反隋,各地起义愈演愈烈。

    晋阳留守李渊叛变,占据大兴城,宇文化及占据洛阳。

    隋帝杨业退守扬州。

    ·············

    “自永嘉之乱以来,南朝北朝纷纷更替,然而都不得善终,昔日孝文帝也思慕改革,却误入歧途,导致门阀之风盛行。”

    “宇文泰建关陇门阀,得以建国,最终也亡于门阀之手,门阀,实则是天下之毒瘤,而门阀之毒,莫过于关陇。最终数百年分裂,胡强汉弱,根源就源于此。”

    “隋文帝借助关陇门阀之力,拥有天下,但也因此深知关陇门阀之害,乃有迁都洛阳之策,正是为了削弱关陇门阀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防范河北六镇,同时改革官吏选拔,扶持南方和河北士族,建立江都营造南方,开通京杭大运河,以此加强南方势力,以对抗北方关陇门阀。”

    “但是,关陇门阀掌握着府兵,威胁极大,为了削弱这些府兵,才有了高句丽之战,至于为什么亲征高句丽?自然是因为不亲征,就不能将那些府兵送上前线送死。”

    “早在高句丽之战之前,隋帝就已经在偷偷向江都转运粮草,第一次亲征失败后短时间内动第二次,甚至不惜放弃北方,可见隋帝完全不在乎胜负,要的就是将关陇门阀控制的府兵,还有山东杂胡统统赶去送死,已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