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美,我们来了

    第七章 北美,我们来了 (第3/3页)

房屋围成一圈,中间搭建锅炉房,通过深埋在地下的管道向周围供暖。

    另外为了供电,还将明辉号上的备用发电机组搬上了岸。

    至于供水。边上有河流,现在的水没有遭受污染,比后世的自来水可干净多了;至于冰冻后,就只能铲冰或积雪来供水了。反正,都是可以克服的。

    崖山人对于自身的安全永远是看的最重的。

    崖山人居住在港口附近。为了安全,干脆就沿着港口四周,建造了一圈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城墙。当然,比起中国古代的城墙,是远远不如的。像高度只有不到三米,内外两层是整颗树段,密密排布,中间同样填充泥土,形成内宽也是近3米的通道。每隔500米左右还有一座瞭望哨兼藏兵洞,每个瞭望哨能驻扎15到20人。城墙总长约2公里,将住宅及港口整个围了起来.

    这样,从陆地上进攻,以印第安土著的攻城水平,几乎是难如登天。

    至于从海上,光是定远舰那庞大的舰身,厚重的装甲,已经足以将此时其余国家的任何船只撞沉。这样说来,海上,反而是最安全的。

    艰苦的基建工作持续了几乎一年,才让崖山人得以稍微和缓一下。

    与此同时,几名土专家也开始研发近代化的火枪。

    崖山人没有造枪的经验,但是有两种火枪的样件。首先定远舰上就有展览用的、当时清军所用的毛瑟步枪。“毛瑟枪”的主要特点是:有螺旋形膛线,采用金属壳定装式枪弹,使用无烟*。

    然而,崖山人造不出无烟*,也没有后装膛线枪所需的弹仓密封技术,因此,崖山人只能放弃这一“先进”方案。

    另外就是参考缴获的老毛子的火枪。老毛子的火枪可以说就没什么难度了。这些远东的二线部队,甚至装备的是火绳枪。

    结构简单,又有样品,制造起来太简单了。崖山人直接找出了船上的高压水管所用的无缝钢管,锯断作为枪管。无缝钢管的屈服强度甚至远远超过老毛子的枪管,以此时*的威力,几乎不可能炸膛,比起英法火枪的枪管质量还要好些。接着,钢管一端堵死,末端开上小孔,以插入引线,后面再加上*,一个最简单的火绳枪就造出来了。结果,仅仅一个礼拜后,已经制造出了最初版的火绳枪,被命名为复兴1型火枪。然后又经过三天的试验后,正是装备部队。

    然后找出一些铅板,熔铸成子弹。至于*,崖山人虽然由于原料的原因,暂时制造不出来,但是从投降的老毛子那里获得了不少的*,暂时也是满足所需的。

    经过测试,仿制的火枪有效射程超过了俄罗斯人所用火枪的1.5倍,足有120米,射击精度还更高。原因就在于后世工业化的钢管口径误差较小,子弹也是模具成型,子弹与枪管的配合度比较高。

    有了食物,有了房屋,还有了自保之力,崖山人终于可以将目光移向远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