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奴隶与自己人(一)

    第十四章 奴隶与自己人(一) (第2/3页)

置了约300,剩下的近两千人就被全部安置到了本土的雅城,从事辛苦的开矿与农业生产活动。

    崖山人除了库叶港,在另外两个港口没有驻军,完全靠港口内几个族裔的相互均衡以及控制补给来获得对这些港口实际控制。

    至于本土的俘虏,崖山人以联防队为基础,组建了一支400人军队,内卫部队,兼具警察与军队的职能。除了50人被派驻在库叶港,其余的都被布置在了北美本土,既保护崖山人的安全,也同时监视奴隶。

    虽然俘虏在崖山人所能控制的人口中,占有最大的比例,但是,崖山人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往死了的用,根本不用在乎他们的性命,更何况他们的想法?崖山人最为看重的却是那意外获得的近400名汉人移民。这才是自己将来所能依靠的力量,是自己的族群。

    王松是个童生,原本有两儿两女,家里有几亩薄田,还在村里教授儿童蒙学,生活与大多数清人一样,清贫却饿不死,就这样撑着。

    直到,一场大水淹没了薄田,摧垮了四处漏风还头顶漏雨的茅草屋,最小的女儿也因为受寒却没钱医治死掉了。

    这就是官方宣扬的乾隆盛世啊。官府做了什么呢?皇帝下旨免了一年钱粮。可是,那只是免了正税,更多的杂税却一个不少。所谓的官方救济,也只是持续了不到十天,就草草结束,吃的还是馊米加野菜煮成的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这样日子,活着相比死去又有什么幸运呢。

    万般无奈之下,拿出全部的家当,一两三钱银子,吃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好吃的,有鱼有肉,比逢年过节还丰盛。接着,在祖坟前面痛哭流涕,拜别祖宗,背井离乡,与同乡一起,先来到了澳门。按照原本打算,接着将转向南洋,在吕宋安家。

    同乡信誓旦旦的说道,自己有个亲戚,就在马尼拉。那里的稻米一年三熟,多到吃不完。只要开垦一块荒地,就饿不死了。

    可是,这个简单的愿望也不能实现了。因为,刚进入澳门的外海,他们遭遇了海盗。眼见得海盗都在登船了,王松等人一片绝望。

    接着,崖山人出现了。

    崖山人轻松的用钢铁巨舰撞沉了海盗的船只。原本已经有几个登上客船的海盗正杀得欢,见自己最后的退路都没有了,为了性命照相,也向崖山人投降了。

    客船已经损坏,无法再继续南行。崖山人主动开口邀请,希望他们去北美发展。北美不仅土地无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