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争执

    第二十七章 争执 (第2/3页)

勉强压制住胡深,但不知这件事情会不会就此打住,还是把何姑叫来商议一下对策为妙,于是命人赶紧去传何姑。

    不一会,传令的宫女神色慌张地回来:“太后不好了!何姑不见了,这是在她房内发现的。”说着呈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奴婢安好,太后勿念。

    然而何姑没想到的是,她的失踪并未平息纷纷的流言,在外人看来她此举就相当于畏罪潜逃,相信她夜狼盟身份的人也因此更多了。只不过现在权贵们更多的是抱着看客心态来议论此事,少了先前的惶惶不安。

    另一边元睿收到孙朝宗的报信后二话不说便赶往廷尉府找周正之去了。一个月来的合作使他不自觉地养成了凡事找周正之商议的习惯,且不知为何,元睿隐隐觉得,胡修德一案可能也于此有关。也许是最近洛阳城中关于何姑身份的流言勾起了他记忆深处一些不愿想起的往事吧,元睿这几日总是心绪不宁,加之自己与李丽华的关系,若李恢真的牵扯进来,元睿简直无法想象今后将如何面对李丽华。

    得知消息后,周正之在堂前来回地踱着步,手中还捏着那张布防图:“下官敬佩的人不多,李司农就是其中一个,真的很难想象他会通贼。”

    元睿:“本王也不愿相信他是这样的人,周公觉得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

    周正之沉思良久:“殿下可还记得,当初于承烈是以何种理由煽动军队造反的?殿下不是说当时旱情并非十分严重吗,为何李司农非要急着调粮赈灾?”

    元睿脑中灵光一闪,虽然表面上看李恢绝不是这种人,但奇怪的是打一开始他内心并没有强烈怀疑这条消息真实性,原因便在此了。而且那日刚从鹰扬回来偶遇李恢之时,李恢望向他的眼神甚是惊异,当初也没太在意,此刻回想起来,不由得寒透全身直打冷战。

    周正之继续问道:“那个传信之人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元睿:“未免他主子起疑,本王已将他放了,让他回复已顺利将图送至连大勇处,他没完成任务,回去也不敢说实话,只能照我们说的做。另外我已派人跟踪,以确认他是否回李府。”

    周正之:“如此甚好!慎重起见,此事你我最好暂不上报,咱们暗中观察一段时间,看有没有发现。”

    元睿:“对!万一冤枉了好人,你我便是大魏的罪人了。”

    “呃……”周正之欲言又止。

    元睿:“周公可是担心本王碍于与李恢幼女的关系而影响断案?”

    周正之长叹一声:“世事往往便是这样,总要逼人在情与理之间做个抉择,殿下是明白人,国法与私情,孰轻孰重,应该早已了然。只是话虽如此,真到了面对抉择的那一刻,仍是会令人痛澈心脾……”

    元睿:“周公放心,本王知道该怎么做。”

    转眼已是重阳佳节,为了转移权贵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营造一个昌盛祥和的氛围以安定人心,太后特意命人在华林园中收集了各式菊花,邀请洛阳城中的王侯公卿们携家眷前来赏菊。

    自上次在四通市与崔佳人匆匆一面,元曜便一直对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