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合作产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合作产品 (第2/3页)

省市的领导人依据各自的需要选择工厂或者学校建立在本市。从现在来看的话,建立学校的城市,的确比建立工厂的城市好很多,大多数选择建立工厂的城市,工厂大多都破产下岗了。

    “行了,我也尽量多建设几个分厂,山西这个地方好啊。”

    现在你在山西建厂,不说现在,至少相对未来来说,这个地方都是适合工业发展的。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山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还有其他许多的矿产资源,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配套的工厂而且会因为山西省丰富的储量迅速的跟进上来,这是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是资源的优势,至少在山西省,铁路网还是相当完善的,这都是归功于阎锡山的怪异建设了。

    阎锡山时期的晋绥军的兵工厂可以在几个月内把十几万晋绥军装备全部换一遍,但是质量是比较差劲的。而且步兵团和炮团的比例是相当怪异的,是炮团的编制多于步兵团的,比例是超过了一比一的。但是在教育建设,铁路建设来说,山西的建设相对于全国还是相当的完善的。铁路你不要管什么宽轨窄轨,只要有铁路就比没有铁路的好。

    “忙完了,来吃个饼子吧,家里还剩下一点赶青的面,我都做成饼子了。”

    大姐来到了叶厂长的办公室,虽然说现在建国了,粮食的生产依旧是青黄不接的。赶青的面家里都还存了不少的,现在可能大家听赶青这个词已经很少了,以前的赶青就是麦穗成熟前的一段时间,麦子已经灌浆了,但是麦穗还是比较柔软的。再过一段时间麦子就彻底长好了,但是家里面这时候就没有粮食了,怎么办?去挖野菜,去田里面把没有成熟的麦子割一点回来,放在锅里用热量让灌浆的麦穗变硬,然后去壳磨粉。

    “嗯,孩子都吃了吗?”

    “都吃过了,你最近又不忙,我在食堂里也不经常看见你去吃饭,是不舒服吗?”

    “没有,我是忙着写报告。”

    叶厂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