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拆厂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拆厂 (第3/3页)

工程有什么帮助吗?”

    “其实他对于核工程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他的帮助贯穿了从新中国到现在的所有重大事件。当年的0491厂,七大分厂下面十多个小厂,就这么一股力量,从火箭发射到弹道导弹,从摩托车到汽车,覆盖的地方实在是太全了。”

    “元0491厂的军工部门被吸收合并成为北方工业的一部分,精密制造部门被分割成了几块,江南造船厂和几大飞机制造厂都拿走了一部分。风扇叶片的设计甚至被早期的借鉴在核潜艇的螺旋桨上,这一切的一切虽然他不是以核技术被保密的,但是他的身份信息和核技术的等级是一样的。”

    “当时提出拆厂的时候,几位厂长是反对的,叶厂长是主动提出拆厂要求的。在当时来说的话,全国的技术水平发展并不是很高,但是0491厂在全国来说,技术水平是数一数二的。在当时来说,很多大型的项目,如果说0491厂做不出来,全中国就没人能做出来的。”

    旁边的钢厂厂长咳嗽了一声,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来说两句。

    “在当时来说的话,钢厂是全国少数几个能够生产多种类型特种钢的钢厂,在当时来说不叫特种钢。起初特种钢是用来做合金车刀的,因为厂里的机械设备比较多,加工起来,刀具磨损比较厉害。特岗就是用来做车刀的,后续还在研发各种类型的特钢,只不过后续的一些特钢并没有用到车刀上,而是用到了他该用到的地方。”

    “当年0491厂拆厂的时候,我的钢厂被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生产粗钢,另一部分生产特钢。我是随着特钢部分走的,随后就建立了特钢厂,后面的许多大型的工业攻关项目,我们都少不了身影。最开始我们不懂叶厂长要求我们把失败的配方也记录下来的原因,当工业攻关项目到我们头上的时候,很多的合金在我们失败的记录里都有,而且很多事不需要改就能拿来用。”

    “特别是到了后面,引入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特钢厂光依靠的那些失败的配方就让我们成了全国前十的特钢厂。。”